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丰富的水利、油气等资源常常分布在少数民族聚集区,例如新疆、广西和陕甘宁蒙地区等。民族地区资源开发活动为国家和地方带来了极大的经济效应,体现在国家税收增长、地方经济发展、东中西部贫富差距缩小等方面。但同时也产生了诸多负面影响,生态环境的破坏、资源开发收益在各利益主体间分配不均等问题制约着资源开发活动健康而顺利的进行。本文主要针对民族地区资源开发活动的负面影响而引致的利益冲突进行分析,意图构建各利益主体间利益和谐共享的有效机制。论文共分为以下几个部分:第一部分绪论主要提出了本文的研究背景及意义,归纳总结了国内外资源开发利益冲突及利益共享的相关文献,提出了论文研究方法和思路。第二部分对资源开发产生的利益冲突及利益共享进行经济学解释,通过对相关理论的阐述与研究,为后续各方利益主体利益共享机制的建立提供了理论基础。第三部分及第四部分以广西壮族自治区为例深入分析了民族地区资源开发利益冲突的表现形式及其产生的原因,认为资源开发活动为国家、地方政府、相关行业及企业和当地居民四方利益主体带来了经济效益,但也存在着利益主体收益分配不平衡的问题。同时也指出导致民族地区资源开发利益冲突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包括宏观层面的税收返还制度的不完善、补偿费分配格局的不合理、资源定价机制的不合理,也包括微观层面的地方政府、企业和居民的职责缺失等。第五部分的核心内容是构建利益相关者间的博弈模型,从中央和民族地区地方政府、民族地区地方政府和资源开发企业、资源开发企业和当地居民三对利益主体出发,借助博弈模型得出各对利益主体间的利益关系,进而提出实现民族地区资源开发利益共享的具体途径。第六部分构建了民族地区资源开发利益共享保障机制,从产权制度、产权转移制度、补偿费制度、收益分配制度等多角度提出政策与建议,促进资源开发利益的和谐共享。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通过构建博弈模型深入分析了各利益相关者的责任和义务,并利用成本-收益角度探讨导致各方利益主体产生冲突和矛盾的原因,为建立维护各方利益主体利益和构建保障利益共享机制提供了扎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