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本课题研究STAT3蛋白、E-钙黏蛋白、波形蛋白在汉、藏、回族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探讨其与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相关性,探索EMT在不同民族NSCLC发病和侵袭转移机制中的作用,并为肺癌发病的遗传学差异提供依据。材料与方法:收集2016.1-2018.6病例资料完整的行手术治疗,并术后病理确诊为非小细胞肺癌组织纳入30例,其中汉族12例,藏族8例,回族10例。应用免疫组织化学定性法、全景组织细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课题研究STAT3蛋白、E-钙黏蛋白、波形蛋白在汉、藏、回族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探讨其与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相关性,探索EMT在不同民族NSCLC发病和侵袭转移机制中的作用,并为肺癌发病的遗传学差异提供依据。材料与方法:收集2016.1-2018.6病例资料完整的行手术治疗,并术后病理确诊为非小细胞肺癌组织纳入30例,其中汉族12例,藏族8例,回族10例。应用免疫组织化学定性法、全景组织细胞定量分析法检测30例非小细胞肺癌肿瘤组织中STAT3、E-钙黏蛋白、波形蛋白的表达情况,结合临床资料对比分析不同民族STAT3、E钙黏蛋白、波形蛋白的差异性表达与患者基本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结果:1、病例构成:由于民族构成及地域差异收集资料有限,在纳入的30例行手术治疗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中,藏族鳞癌8例,本研究收集的藏族以肺鳞癌发病为主。2、组织表达阳性率:在30例非小细胞肺癌中汉、藏、回族STAT3蛋白的阳性率分别为39.42%、41.95%、50.23%,E-cadherin的表达率分别为72.16%、47.75%、84.23%,Vimentin的表达率分别为61.42%、77.27%、54.50%。3、差异性分析:免疫组化定性分析后,EMT主要标记物E-cadherin和Vimentin在汉族和藏、回族中表达具有等级差异性(P<0.05);全景组织细胞定量分析后,E-cadherin在汉族和藏、回族中表达差异性有统计学意义(P<0.05);STAT3在不同民族中差异性表达无统计学意义(P>0.05)。4、临床病理特征相关性分析:STAT3蛋白的表达和临床病理特征中的病理分型具有相关性,与其他临床病理特征不具有相关性。结论:1、E-cadherin和Vimentin在汉、藏、回族NSCLC表达可能具有差异性,EMT在汉、藏、回族NSCLC中的侵袭作用机制可能不同。2、在NSCLC中,病理分型和STAT3蛋白表达可能具有相关性。3、在NSCLC肿瘤组织中,STAT3、E-cadherin、Vimentin三者蛋白的表达未见明显相关性。
其他文献
为了实现对区域尺度棉花蚜害的监测,本文通过光谱角方法与Logistic建模方法对库尔勒北部地区的棉花蚜害进行监测,光谱角方法通过地面采集高光谱数据,并对其使用Sentinel-2B光谱响应函数重采样,根据严格的光谱特征选择方法即独立t检验来检查健康棉花与受蚜害棉花的差异是否存在显著水平(α=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同时对模拟卫星光谱数据和实际卫星光谱数据在SPSS中进行t检验分析,模拟卫星数据与
在煤炭洗选加工过程中,煤的密度起着重要的作用。但传统的密度测量只是单纯直接测量煤炭密度值,不能从煤的成因、显微组分、矿物等方面系统的研究煤炭密度。为了解决以上问题,需要借助煤岩学从煤炭结构上分析煤炭密度的相关变化规律。本论文基于煤岩学的方法,充分考虑影响煤密度的因素,探索影响密度的评价指标,分析不同密度级显微组分的特征,研究煤显微组分与密度之间的变化规律,揭示出各种显微组分的分布状况。通过以显微组
有数据显示,我国机动车的产量、销量均位居世界第一,年均增长1400万辆。截至2017年3月末,我国机动车(含摩托车)保有数量突破三亿辆。伴随着保有数量的急剧增加,不仅汽车尾气
胡桃科(Juglandaceae)山核桃属(Carya Nutt.)有两种普遍栽培的经济树种:山核桃(Carya cathayensis Sarg.)和薄壳山核桃(C.illinoensis K.Koch)。前者我国特有,味香壳厚;而后者原产美
景宁木兰(Magnolia sinostellata P.L.Chiu et Z.H.Chen)为木兰科木兰属稀有的观赏灌木。主要分布于浙江丽水高海拔地区数量极少,为极小种群物种,至今也未见在城市中应用。城市
交叉脱氢偶联(CDC)反应是直接采用非功能基化的底物,通过碳氢键氧化,有效地构建碳碳键和碳杂键的方法。相比于经典的碳碳键和碳杂键的构建方法,CDC反应具有更高的原子经济性、更短的实验步骤、环境更加友好等优点,近些年受到了化学工作者的广泛关注,并取得不少出色的研究成果。本论文以2,3-二氯-5,6-二氰基-1,4-苯醌(DDQ)为氧化剂,开展了1,3-二芳基丙烯(炔)和含活性氢化合物的CDC反应研究
随着近年来我国城市垃圾产量的不断增加,卫生填埋作为一种经济成熟的技术越来越多的应用于城市垃圾的处理过程当中。然而在卫生填埋的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对环境有极大危害的
目的:通过对接受R0切除的结肠癌患者的手术标本进行分析,了解肿瘤组织中淋巴浆细胞浸润情况,并探究淋巴浆细胞浸润程度与结肠癌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就诊于青海大学附属医院自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接受R0切除的结肠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根据淋巴浆细胞浸润的情况共分为4个级别,并进一步分为低浸润组和高浸润组,其中低浸润组包括0级和1级、高浸润组包括2级和3级,所有病例随访3年,终点观察目标为
目的:本研究通过回顾性分析青海大学附属医院32例男性乳腺癌(Male Breast Cancer,MBC)患者临床及随访资料,分析该疾病临床病理特征,研究AR及P53的表达情况,探索该疾病预后影响因素。方法:收集2006年1月至2018年10月期间,本院诊治的MBC病例32例,随访记录患者的年龄、肿瘤发生部位、脉管瘤栓情况、淋巴结转移情况、T分期、TNM分期、组织学类型、组织学分级、分子分型。收集
本论文将已经从屠宰厂排污口污泥中筛选出的产絮菌株D6鉴定到种;确定该菌株产絮凝剂活性分布;对该种微生物所产的微生物絮凝剂进行显色反应试验、红外和紫外扫描,根据试验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