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滨水地带往往是城市形成发展的起点,从城市发展史来看,都市聚落的形成往往与自然水体有着相当密切的关系。同时,城市滨水区是城市中兼具自然景色和人工景色的公共开放空间,对城市环境和城市风貌特色的形成具有重大的意义。其中,城市滨河区因其水体自身形态的特色,使其滨河空间的景象空间设计有别于其它的滨水区设计。
城市滨水区是城市中文化景象聚集的地区,对城市文化的继承与发扬起着重要的作用,但是目前滨水区设计普遍存在一味追求“形式化”和“形象化”、文化缺失的现象。针对这种由于没考虑“意在笔先”,导致缺乏文化内涵,没能取得“情景交融”的设计问题,论文提出“景象空间”的概念,并借助于前人对城市设计、城市规划、建筑、人居环境、美学和生态等相关理论和方法,针对滨河区景象设计的目标,从城市滨河区景象空间设计角度出发,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级,尝试建立适于滨河区景象空间设计的“点、带、域”框架的景象空间设计的理论方法。
延安市南川河滨河地段是典型的黄土高原“川道型”城镇空间,因其地域以及河流自身特质,有别于其它地区的城市滨河空间。本文结合延安市南川河滨河地段空间建设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运用景象空间设计的理论和方法,在延安市城市总体规划的宏观指导之下,对南川河的环境条件进行分析,提出了滨河区景象空间设计的指导原则,并通过具体案例进行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