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顺铂在临床治疗各种实性肿瘤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其严重的肾毒性使其应用深受约束。目前研究表明,顺铂可能是通过诱导肾小管上皮细胞的坏死、凋亡及炎症损伤等机制来诱发急性肾损伤。本实验通过建立顺铂诱导的急性肾损伤小鼠模型,观察槐杞黄浸膏预处理对此模型中小鼠肾脏的影响,探讨槐杞黄浸膏对顺铂引起的急性肾损伤小鼠肾脏的保护作用及其相关机制。方法1、观察不同浓度顺铂对肾脏的影响。将16只体重为25g左右的的雄性C57BL/6小鼠随机分为以下4组:(1)Con组:腹腔注射0.9%氯化钠注射液(0.02ml/g体重)作为正常对照组(n=4);(2)Cis15mg/kg组:腹腔注射顺铂注射液(15mg/kg体重)(n=4);(3)Cis20mg/kg组:腹腔注射顺铂注射液(20mg/kg体重)(n=4);(4)Cis25mg/kg组:腹腔注射顺铂注射液(25mg/kg体重)(n=4)。顺铂注射后第3d处死小鼠,检测小鼠血清Urea,肾组织行PAS染色观察肾脏病理变化情况,了解不同浓度顺铂对小鼠肾脏的影响,寻找本研究所需的顺铂最佳注射浓度。2、观察槐杞黄浸膏预处理对顺铂诱导的急性肾损伤小鼠的影响。将20只体重为25g左右的的雄性C57BL/6小鼠随机分为以下4组:(1)Con组(正常对照组):在0.9%氯化钠注射液腹腔注射(0.02ml/g体重)前两天每天及注射前一小时给予0.9%氯化钠注射液灌胃(0.015ml/g体重)预处理(n=5);(2)Cis组(顺铂组):在顺铂腹腔注射(20mg/kg体重)前两天每天及注射前一小时给予0.9%氯化钠注射液(0.015ml/g体重)灌胃预处理(n=5);(3)HQH+Cis组(槐杞黄组):在顺铂腹腔注射(20mg/kg体重)前两天每天及注射前一小时给予槐杞黄浸膏(6g/kg体重)灌胃预处理(n=5);(4)Dex+Cis组(地塞米松组):在顺铂腹腔注射(20mg/kg体重)前一小时给予地塞米松(4mg/kg体重)腹腔注射预处理(n=5)。在顺铂注射后第3d处死小鼠,通过检测血清Urea以评估肾功能,组织PAS染色检测肾脏病理形态学变化情况,PCR技术检测小鼠肾脏的炎症变化、坏死情况,应用免疫组化、免疫荧光技术检测小鼠肾脏损伤、凋亡改变以及肾小管上皮细胞的增殖情况,Western blot技术检测小鼠肾脏的凋亡及坏死改变。结果1、不同浓度顺铂注射后的小鼠,血清Urea检测结果显示,随着顺铂注射浓度的增加,小鼠血清Urea增加,肾功能损伤加重(P<0.05);肾组织PAS染色结果显示,随着顺铂注射浓度的增加,小鼠肾小管损伤加重,肾小管上皮细胞肿胀、坏死加重,小管管型明显增多。2、与模型组相比,槐杞黄或地塞米松预处理组小鼠,血清Urea明显降低(P<0.05);肾脏组织PAS染色显示,与模型组相比,槐杞黄组及地塞米松组不论是管型还是小管细胞损伤都明显减轻(P<0.01);3、与模型组相比,槐杞黄或地塞米松预处理组肾脏损伤分子Kim-1的表达明显降低(P<0.01),程序性坏死指标RIP3的表达明显降低(P<0.06),炎症因子TNF-α,IL-1β的表达明显降低(P<0.01);免疫荧光结果显示凋亡指标TUNEL,与模型组相比,槐杞黄或地塞米松预处理组明显降低(P<0.01);组化结果显示HMGB-1核浆转移减轻(P<0.01);Western blot结果显示促凋亡指标Bax的表达降低(P<0.06),抗凋亡指标BCL-2的表达升高(P<0.06),程序性坏死指标RIP3的表达明显降低(P<0.06)。结论1、随着顺铂注射浓度的增加,肾小管损伤加重,管型增多,肾功能恶化加重。2、在顺铂引起的急性肾损伤小鼠模型中,槐杞黄浸膏预处理对此模型中小鼠的肾脏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其保护作用可能是通过抑制肾小管上皮细胞发生炎症、凋亡和程序性坏死而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