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超滤膜分离技术作为一种高效的分离手段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尤其在水处理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现有的超滤膜材料已不能满足更复杂的使用环境要求。具有环境刺激响应特性的智能膜材料应运而生。温度作为最常见的可人为控制和设计环境因素,相应响应特性的材料应用十分广泛,温度敏感性超滤膜的制备更是目前研究的重点。本文采用聚醚砜(PES)与表面接枝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的氧化石墨烯(GO-g-PNIPAAm)共混的方法制备温度敏感性超滤膜。这不仅改善了PES超滤膜亲水性差、抗污染能力的不足,而且赋予了原材料以温度敏感特性,以实现智能分离目标。超滤膜的制备采用浸没沉淀相转化法,N,N-二甲基乙酰胺(DMAc)为溶剂,聚乙烯吡咯烷酮(PVP)为添加剂,凝固浴为蒸馏水。分别选取铸膜液中PES及PVP含量、凝固浴温度三个因素的三个水平,设计正交实验方案,制备一系列的PES超滤膜,通过对其渗透性能、形貌、使用稳定性及抗污染性的研究得出制备最佳工艺参数。以PES含量14 wt%、PVP含量8 wt%、凝固浴温度30℃条件下制备的PES超滤膜有较优异的使用性能。采用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法(ATRP)将温敏性单体N-异丙基丙烯酰胺(NIPAAm)接枝到氧化石墨烯(GO)上,合成温度敏感性纳米材料GO-g-PNIPAAm。利用红外光谱、EDS能谱及热重对目标产物的结构和性能进行表征。在最佳制备工艺条件下,将不同含量的GO-g-PNIPAAm与PES共混成膜,通过对改性膜温度敏感性、孔隙率、亲水性、机械强度及热稳定性等多方面性能进行综合表征考察,得出最佳添加量。结果表明,GO-g-PNIPAAm添加量为0.5 wt%时,改性膜使用稳定性、抗污染性能均有明显的改善,适用于不同环境温度下的智能分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