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机电行业的产业集聚与国际竞争力——基于长、珠三角区域比较的实证研究

来源 :东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cu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机电产业是制造业的核心部分,其产品具有技术含量和附加值高的特点。提升机电产业的国际竞争力成为当今世界各国参与国际分工,提高产品国际竞争力的重要选择。改革开放,尤其是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机电产品出口突飞猛进,成为外贸出口产品的主要构成。与此同时,由于国与国之间的竞争更多地表现在区域竞争力上,而区域竞争力往往体现在地方特色产业集聚上,因此,基于区域比较,对我国机电行业的产业集聚和国际竞争力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文以机电产业和机电产品为研究对象,借鉴相关领域研究成果,在特定背景下,通过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采用指标分析法,包括区位熵指数(LQ)、国际市场占有率(IMS)、显示性比较优势(RCA)等,首次较为全面地对长、珠三角地区机电产业的产业集聚水平和国际竞争力情况进行横向和纵向比较,并在此基础上,通过固定效应变系数模型(SUR Model)和基于钻石模型(Diamond Model)的多元回归分析,对我国机电行业的产业集聚水平与国际竞争力之间的相关性及关系强度进行研究。   最后,依据实证分析结果,比较两地区机电产业集聚式发展过程中的差异以及国际竞争力的大小,分析我国机电产业集聚面临的新形势、新问题,最终从企业、政府和社会组织层面对如何促进我国机电产业集聚、提升机电产业国际竞争力提出意见和建议。   通过研究,本文发现两地区机电产业的区位熵指数均大于1,且珠三角地区略大于长三角地区,但长三角地区机电产业集聚对其国际竞争力的促进作用更显著;同时,长三角地区在通用、专用设备及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上产业集聚发展较为突出,而珠三角地区在电气机械、通信设备及仪器仪表制造业的产业集聚更具优势。  
其他文献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互联网应用的不断普及以及金融创新的大量涌现,传统的银行业务已不能满足客户的需求。许多银行都开始多种渠道业务的探索和建设,如网上银行、电话银行
股利指的是公司的股东按他们所持股份的多少而来分配所得的利润。股利政策是公司把税后所有的收益在股东所得股利与留存收益间进行合理有效的配置策略。这种政策对于公司的发
该文从挂篮荷载计算、施工流程、支座及临时固结施工、挂篮安装及试验、合拢段施工、模板制作安装、钢筋安装、混凝土的浇筑及养生、测量监控等方面人手,介绍了S226海滨大桥
期刊
上世纪七十年代以来,全球范围内掀起一场可持续发展浪潮。在加强对环境污染治理的同时,环境规制对产业竞争力的影响问题受到了极大的关注,国内外学者为此进行了大量的理论研究和
专业市场是我国国内重要的商品交易平台和流通渠道,是我国经济发展进程中的一大亮点。近几年来,随着国际国内经济形势的变化,传统专业市场的功能与地位逐步下降,一些地区的专业市
本文首先在对我国近十年来制造业地理集中和地区专业化研究的基础上,将我国分为东部、东北部、中西部三大区域,并较为系统描绘出这三大区域的主要制造业一级分类的转移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