涡扇发动机转速跟踪问题的建模与H∞控制

来源 :大连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YYZ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航空发动机是强非线性复杂动力系统,在实际工作中往往会受到外界干扰信号或测量噪声的影响,使得转速很难跟踪到目标转速。同时,由于在飞行过程中,发动机各项参数的变化范围较大,采用传统方法设计单一的线性变参数控制器,很难保证在全飞行包线内系统的稳定性。然而,以航空发动机为研究对象,针对以上两点的相关研究鲜有报道。在本文中,采用切换控制理论及鲁棒控制中的H∞控制理论设计控制器来实现高压转轴转子转速的跟踪控制。首先,依据涡扇发动机的气体动力学原理和能量守恒定理,建立部件级模型,并通过构建共同工作方程,使得各个部件相互约束,发生联动效应。其次,利用牛顿-拉夫逊方法,求解非线性方程组,并在非线性模型的基础上,利用“抽功法”建立小偏离线性化模型。最后,为了便于仿真实现,对平衡流形展开模型进行离散化处理,建立离散的线性变参数系统,再选择合理的映射方式,使得模型更为准确地贴近原系统,保证模型精度。应用切换控制的思想,将原系统按高压转子转速的大小划分为若干个子系统,降低保守性,并采用滞后切换律,有效地提高了切换系统的性能,避免发生震颤。应用线性矩阵不等式求解出共同Lyapunov函数,并给出相应的定理和理论证明,保证切换系统的稳定性。应用H∞控制理论求解出带有参数依赖的输出反馈控制器,并在数值仿真实例中进行验证,同时将设计的控制器应用到某型号涡扇发动机模型中,结果表明在扰动信号存在的条件下,高压转子转速能够无差跟踪到目标转速,实现控制目标。
其他文献
提出了一种新的极化转换单元结构,可作为覆层用于设计具有高辐射性能的微带贴片天线.通过采用在介质基板上下表面涂覆的矩形金属贴片切角的方式,实现了传输系数主极化及交叉
电驱动设备的大力发展是世界各国针对能源交通战略转型所采取的一项重要措施,目前该领域所面临的两大主要问题之一是控制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永磁同步电机作为电驱动系统的
本文从批次内及批次间两个方面,研究了批次过程控制器的设计与评价问题。首先介绍了PID控制器的基本原理,着重介绍了基于内模法(Internal Model Control,IMC)和直接综合法的P
有一段时间了,教育界的一种声音说:“我们不要搞精英教育,我们要面向大众。”  其实,真正着力于教育事业和高校教育科研的老师和学者们,对于这样的说法,是可以不必太较真的。  很简单的一个道理。我们的高等教育的确是面向大众的,要实现高等教育的普及,提高适龄学生的高校入学率。但是,这是一个面向的问题,是普及率的问题。而面向高端,致力于提高高校教育科研质量,以及传承这种教育科研质量,同样是我们的高等教育必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