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EDOT在有机电致发光中的应用及一种稀土铕配合物发光现象的研究

来源 :北京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eshi1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机电致发光是近几年得到快速发展并有巨大应用前景的新型平板显示技术。国际上有很多研究小组都在通过研究界面相互作用的机理来进一步提高有机发光器件的性能。除此以外,寻找新的发光材料也是当前研究的热点。本文通过以PEDOT作为阳极修饰层制作电致发光器件,同时还研究了一种铕配合物的有机电致发光特性。具体工作如下: 1.PEDOT-PSS作为空穴缓冲层引入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在原有的发光材料和器件结构的基础上,获得更高的发光效率。器件结构为ITO/PEDOT/NPB/Alq/LiF/Al。研究结果显示,相同电压下电流密度有明显的降低,说明加入PEDOT-PSS空穴缓冲层后,阻挡和减少了空穴的注入,平衡了载流子的注入并提高了电子和空穴形成激子的比例。相同电流密度下器件的亮度和效率均得到了提高,与传统器件相比加入PEDOT-PSS后器件的效率提高了近70%。OLED无源显示中遇到的交叉效应问题,是制约无源显示在多领域实现更广泛应用的一个重要因素,将以上结构的器件应用于有机矩阵屏的制备,器件的交叉效应得到了显著的改善,我们认为由于器件的反向电流明显减小,电极间的漏电得到改善,使得非选通相素上出现的正向电压减少到阈值电压以下,是有机矩阵屏的交叉效应得到改善的主要原因。 2.稀土有机电致发光材料由于其特有的窄谱带发射、高的内量子效率等优点使其成为近年来电致发光研究的热点。我们合成了以苯甲酰水杨酸为第一配体,邻菲罗啉为第二配体的一类新型稀土羧酸类配合物Eu(BSA)3phen,改善了羧酸类配合物的溶解性。利用聚乙烯咔唑(PVK)作为空穴传输层,将其应用在有机电致发光中,制成单层电致发光器件ITO/PVK:Eu(BSA)3phen/LiF/Al,观察PVK的荧光发射谱与铕配合物的激发谱,我们认为稀土离子的窄谱带发光是由载流子先注入到PVK链上形成激子,然后PVK将能量传递到配合物配体上,最后通过分子间的能量传递把能量传递给Eu3+。
其他文献
油气管道作为石油天然气最经济最高效的运输途径,一直沿用至今。随着开采区域的变换,海洋、沙漠、冻土区域等气候恶劣、地质环境复杂的地区成为敷设管线的必经之地。海底管线钢
当材料的尺寸接近或小于电子运动的特征长度时,由于量子限域效应,材料的性质会十分依赖于尺寸和形状。近年来,在低维纳米材料中发现了大量新奇的物理现象。随着大量新型低维半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