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山—塔里木盆地接合部岩石圈结构及盆山耦合关系研究

来源 :中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qhy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生代以来天山的构造变形十分活跃,其南侧的塔里木盆地在天山隆升过程中相伴而生,一起构成了研究陆内造山造盆动力学的理想实验室。论文通过在天山-塔里木盆地接合部布设流动宽频地震台阵,采用接收函数的数据处理方法,对盆山接合部的岩石圈结构进行研究,从大陆动力学角度对天山隆升机制和盆山耦合关系进行研究,获得了一些新的认识。接收函数剖面显示研究区的岩石圈结构在横向和垂向上存在不均一性,研究区上地壳发育有巨厚的地表沉积,中地壳是明显的低速层,下地壳和上地幔项部也有低速体出现,莫霍面略微西倾。研究区的平均地壳厚度在42~50km之间,东部库尔勒地区最薄,平均为42kmm,其它地区约为50km。研究区地壳总体上具有较高的泊松比,除库车地区外,其它地区泊松比值在0.28-0.33之间,这是由壳内物质的部分熔融和地幔物质底侵造成的。研究区地震多以中小地震和浅源地震为主,壳内有两个明显的孕震优势层位,地震活动具有西强东弱的特点。对比研究区的东西部,我们发现研究区的东西部地壳结构存在明显不同,这种不同导致塔里木盆地向天山的俯冲在不同部位不同深度上不同,造成这种不同的原因可能与帕米尔高原的侧向挤压有关。对天山与相邻盆地的耦合关系研究认为,天山与塔里木盆地的耦合关系在东西两部不同深度上存在不同,这与两地的动力环境和断裂活动密切相关。在东部,主要是受到近南北向的挤压作用,耦合关系较为单一,上地壳表现为天山向塔里木盆地方向的逆冲推覆,山前发生褶皱变形岩层分层叠置;下地壳表现为盆地向山体的层间滑动与俯冲。在西部,除了受到南北向挤压作用外,还受到西南侧帕米尔高原的推挤,断裂活动更加强烈,山体逆冲推覆过程中,逆冲前缘断裂的活动使得推覆体的滑脱面不断扩大;下部地壳俯冲在角度和深度上要比东部地区强烈。在挤压应力和断裂构造作用下,研究区西部最终形成了坳-隆-坳-隆的复杂构造格局。壳内广泛发育的低速层顶面是上下地壳的滑脱面,也是最重要的解耦部位;各种断层面、滑脱面是地层的脱离解耦部位。
其他文献
白豹油田是长庆油田近年来重点开发区块之一,位于陕西省吴旗县白豹乡和甘肃省华池县乔河乡境内,始探于上世纪70年代,自2002年以来,主要针对延长组地层进行勘探和评价,在长3、
米仓山隆起地处扬子地台(四川盆地)向北凸出的边缘,跨四川、陕西两省,西侧为碧口微地块和北东向的龙门山冲断带,北邻东西向秦岭造山带,东侧为北西向大巴山冲断带,南侧是四川
储层物性参数包括储层孔隙度、含流体饱和度、泥质含量、储层压力和储层渗透率等参数,这些参数是储层综合评价的重要参数,是储层精细描述的基本要素。目前主要是从岩芯和测井
高度仿人化、体积小、重量轻和操作简单是新型多自由度残疾人假手的发展趋势。本课题来源于国家科技部863计划项目“多自由度假手本体及其自主控制的研究”,研制了一款新型欠
侦察机器人无论是在军用的战场侦察、反恐防爆,民用的矿难侦察、工业事故危险探测等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在当前人本社会的大背景下,以侦察机器人取代人执行高危、高难的侦察作
随着近年来,西南地区基础设施建设的大力开展,红层区泥岩诱发的自然灾害在实际工程建设中引起了建设者们广泛的关注。红层泥岩具有保水性强,抗风化能力弱,遇水后岩体易膨胀且
图书馆在高等学校里起着重要的作用,专业阅读推广在图书馆的管理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这篇文章当中,深刻分析了如何在高校图书馆管理的过程中合理有效的进行专业阅读推广.
柴油机排放的微粒是构成雾霾的主要来源之一,我国参照和借鉴发达国家(尤其是欧洲国家)的治霾历程,颁布施行了相对严苛的汽车排放法规。为了达到排放法规标准,一系列的柴油机
精确的求取剥蚀厚度是一个棘手的难题。为了准确的恢复济阳坳陷段沙四段地层的剥蚀厚度,针对实际地质特征及资料状况,首先针对不同叠合单元,建立各剥蚀区的地质模型,分析剥蚀
多级行星传动已在许多行业中广泛应用,优化其动态特性、提高可靠性以及使用寿命是行星齿轮传动应用中要解决的重要问题。本文重点研究兆瓦级风电机组变桨传动系统中多级行星传动的动态特性问题,通过对齿轮的齿廓修形来改变齿轮传动的啮合刚度,进而研究其动态特性的变化情况;同时结合机械可靠性理论分析了兆瓦级风机变桨减速器的系统可靠性,主要完成了以下工作:采用集中质量法建立了多级行星传动的动力学模型,推导出其系统的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