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北贸易协定的经济影响分析——中新FTA和中澳FTA

来源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jzshiyijsh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新西兰FTA作为中国与发达国家建立的第一个全面的自由贸易区,其对中国的经济影响令人关注。同时中国与亚太地区重要的发达国家澳大利亚之间的FTA很有可能成为中国与发达国家之间的第二个自由贸易区,考虑到新西兰与澳大利亚之间已经实施多年的自由贸易,在中国、新西兰和澳大利亚之间将形成“全球自由贸易模式”。所以,中国—新西兰FTA与中国—澳大利亚FTA的经济效应放在一起考虑,才能全面的体现出南北型自由贸易协定对中国产生的经济影响。   本文从传统收益角度和非传统收益角度分析了中国—新西兰FTA和中国—澳大利亚FTA这两个南北型区域经济协定的经济影响。传统收益部分的分析,首先运用Robson的三国模型研究了南北型自由贸易协定的静态效应,并得出在南北型自由贸易区内贸易创造效应占主导地位的结论;传统收益中动态效应部分的分析,分别运用RCA指数和TC指数分产业研究中国、新西兰和澳大利亚之间由于南北型自由贸易协定而产生的货物贸易竞争效应与服务贸易竞争效应,同时对三国之间的投资创造效应也作出了分析。得出结论如下:中国—新西兰FTA和中国—澳大利亚FTA的实施对中国的畜牧业、林业和矿业将造成一定程度的冲击,中国的纺织、服装和鞋类产品由于关税削减受益最大;中国服务业中的通讯、金融、保险和专有权利使用费与特许费方面将受到挑战,不过服务业的其他方面会得到进一步的发展。非传统收益部分的分析,本文结合轮轴—辐条效应与中国、新西兰和澳大利亚的区域经济协定战略分析三国由此获得的非传统收益,以及在经济危机背景下南北型自由贸易协定的保险作用。本文认为南北型区域经济协定对南方成员和北方来说都是其区域经济协定战略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尤其对中国来说,中国—新西兰FTA和中国—澳大利亚FTA是中国楔入发达国家体系的重要一步,同时也为中国以后的南北型区域经济协定提供了重要的借鉴意义。   本文的创新点在于把中国—新西兰FTA和中国—澳大利亚FTA这两个南北型自由贸易协定的经济效应综合在一起考虑,并且全面的研究了协定的传统收益与非传统收益,重点放在能够为中国带来更多经济收益的动态效应与非传统收益上。  
其他文献
自2012年年底我国启动跨境贸易电子商务服务试点工作开始,跨境电商在我国进入了飞速健康发展时期。进口跨境电子商务是跨境电商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对此秉承鼓励和规范发展的态
随着区域合作组织的兴起,香港因其高度自由化的体制等原因逐渐被边缘化。其富有优势的生产性服务业业务空间也因发达国家市场竞争加剧、内地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等因素受到挤压,导
上世纪90年代,区域贸易协定(RTAs)的数量激增,并呈现出与以往不同的新特色:一是,RTAs涉及的领域不再只局限于货物贸易,而是扩展到投资、服务贸易、知识产权等多个领域:二是,RTAs更多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