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背景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IBD)是一种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包括克罗恩病(crohn’s disease,CD)和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主要表现为腹痛、腹泻、血便、营养不良等,其发病原因及机制仍不明确,可能由遗传、环境、自身免疫等多因素参与。近年来,IBD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并且缺乏特异性药物治疗,传统的5-氨基水杨酸和糖皮质激素虽然对该病有一定效果,但其治疗疗程长,长期应用后会出现耐药或严重并发症,探索新型高效的治疗方法已经成为目前研究的热点。大麻素受体-2(cannabinoid receptor-2,CB2)是体内新近发现的新型物质,主要表达于扁桃体、脾脏等外周免疫器官,研究表明CB2参与免疫调节,在调节胃肠稳态、痛觉、炎症、肠道通透性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肠内炎症是IBD发生过程中重要环节,CB2在有关肠内炎症方面研究仍不多,需通过进一步研究来探讨CB2对IBD的影响。目的观察大麻素受体-2(CB2)对急性实验性小鼠结肠炎的保护作用,并从内质网应激(endoplasmic reticulum stress,ERS)方面探讨其可能作用机制。方法32只SPF级C57BL/6雄性小鼠随机均分为正常对照组(Normal group)、模型组(Model group)、CB2激动剂组(CB2 agonist group)、CB2拮抗剂组(CB2antagonist group)。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3组给予5%葡聚糖硫酸钠建立急性结肠炎模型,按10 mg/(kg·d)剂量分别给予CB2激动剂组、CB2拮抗剂组小鼠CB2激动剂JWH-133、CB2拮抗剂AM630。观察小鼠进食、活动、精神、毛发等一般情况,记录小鼠疾病活动度(disease activity index,DAI)及结肠组织病理学评分(histopathological score,HS)。采用ELISA法检测各组小鼠结肠组织中炎症因子TNF-α、IL-10水平,免疫组化法检测结肠组织CB2及内质网应激相关蛋白GRP78、CHOP表达,RT-PCR法检测结肠组织中GRP78、CHOP m RNA水平。结果①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CB2表达无明显差异(P>0.05),DAI、HS、GRP78、CHOP蛋白及m RNA水平、TNF-α水平显著增高(P<0.05),IL-10水平下降(P<0.05)。②与模型组比较,CB2激动剂组CB2表达明显增多,DAI、HS、GRP78、CHOP蛋白及m RNA水平、TNF-α水平降低(P<0.05),IL-10水平升高(P<0.05)③与模型组比较,CB2拮抗剂组中,CB2表达减少,DAI、HS、GRP78、CHOP蛋白及m RNA水平、TNF-α水平、IL-10水平无明显差别(P>0.05)。④CB2激动剂组中CB2表达与DAI、HS、TNF-α表达呈负相关性(r=-0.778,-0.749,-0.926,P<0.05),与GRP78及其m RNA表达呈负相关性(r=-0.865、-0.932,P<0.05),与CHOP及其m RNA呈负相关性(r=-0.744、-0.803,P<0.05),与IL-10呈正相关性(r=0.916,P<0.05)。结论(1)CB2在实验性小鼠急性结肠炎时表达无明显变化。(2)CB2激动剂激活CB2表达增加,调节肠内炎症因子表达,对实验性小鼠结肠炎有抑制作用,而CB2拮抗剂对其影响不明显,提示CB2对肠内炎症具有保护作用。(3)实验性结肠炎小鼠肠黏膜存在剧烈的内质网应激,提示内质网应激参与肠内炎症发生。(4)CB2表达增加后可明显缓解结肠炎小鼠肠道炎症,可能与CB2抑制肠黏膜内质网应激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