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等环境问题日趋严重,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关注气候环境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尤其是2009年底举行的哥本哈根会议,气候问题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发展低碳经济已经成为不可逆转的潮流,成为各国的必然选择。低碳经济从最早于2003年正式出现在英国的政府工作报告以来,已经受到了国际社会的普遍的关注,发达国家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已经积累了发展低碳经济的经验。我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在应对全球气候问题上有不可回避的责任,发展低碳经济也成为我国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我国对低碳经济的发展一直持积极的态度,我国的低碳经济发展已显示出了强劲的势头,具有非常广阔的空间和潜力。既便如此,结合我国现在的实际情况,我国发展低碳经济仍旧面临着挑战。在低碳经济发展的大背景下,人们开始探讨贸易与气候之间的关系,贸易领域研究的一个前沿问题逐步进入人们的视野——气候变化与国际贸易的关系。作为全球环境公共品的气候,早已经突破了国别的界限,已经成为影响国际贸易的重要的因素,维护全球范围内的气候安全,也已经是国际贸易发展中要追求的目标。国际贸易过程中,会通过贸易生产环节和贸易运输环节排放温室气体,进而对气候产生影响。各个国家地区在气候谈判乃至贸易谈判中,唇枪舌战开展博弈,这些的背后贸易经济利益是很重要的一个因素,影响一个国家和地区的贸易利益的因素,在气候谈判方面可以表现为:温室气体的减排、各类气候政策的制定等,如果这些气候谈判引发了各国在贸易利益方面的分配不均,那对国际气候协议将产生很大的影响,不利于气候目标的达成,这就是气候目标与贸易利益的现实冲突。从长远来看,气候安全目标与国际贸易的发展目标二者是一致的。低碳经济在全球范围内的发展会给世界的贸易格局带来影响,不仅会使贸易要素发生变化,可能形成新的贸易壁垒,未来的产业链条面临新一轮的重组。未来的一定时期内国际贸易的发展将会呈现出一些新的趋势,一方面,国际贸易规模的扩张将会受到抑制,低碳贸易品比重将上升。另一方面,随着低碳经济的发展,贸易结构将会发生相应的变化,低污染、低耗能的产品在贸易中占的比重会上升。全球贸易逐步走向低碳化,在这个过程中会对我国的对外贸易带来新的挑战。我国的出口竞争力会受到影响,隐藏在低碳经济外衣下的贸易壁垒会更加隐蔽,我国面临的贸易摩擦会加剧,这要求我国对外贸易结构进行一系列的调整,以保持我国出口的竞争力和贸易产业的活力。我国的贸易战略大概经历了进口替代战略和出口导向战略两个阶段,即使我国官方并没有对我国的贸易战略进行系统的说明,但一些学者进行了一系列的实证研究论证了我国出口导向战略的事实。现行贸易战略曾经对我国的经济发展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对扩大就业、推动技术进步和实现规模经济起到了巨大的作用。但是,长时间推行出口导向的战略,经取得了比较大的成就,但同时也付出了相当的代价,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带来的负面影响也将更多的显现出来,如对外贸易依存度大幅度攀升、对外贸易摩擦越来越大、加剧了我国经济发展与环境的压力等等,尤其是低碳经济的发展,使我国出口导向战略的弊端更加突出,进行贸易战略的调整势在必行。低碳经济下我国可以进一步巩固适度保护下的自由贸易战略,对一些比较薄弱的行业进行政策上的扶持,有限度的保护。将贸易的可持续发展作为贸易发展的重要的考虑因素,使我国国际贸易得到长足的发展。这需要我国在气候谈判中兼顾贸易利益;在碳关税浪潮袭来时积极采取应对措施;大力发展服务贸易,引导外贸企业自主转型和技术创新来减少贸易的碳排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