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胞自动机双向交通流模型的研究

来源 :兰州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7次 | 上传用户:nkiv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道路交通流量迅速增加,道路交通拥塞及相应的环境污染问题越发显著,引起众多科研工作者的关注。就我国道路交通运输而言,由于一方面人口众多、交通工具多样化,道路上车辆行驶状况复杂;另一方面交通运输基础设施短缺、缺乏科学的交通规划,存在管理技术落后、交通设施利用率低等问题,致使交通拥堵日益严重、交通事故频发,加剧了交通问题的尖锐性。本文中,在对元胞自动机理论做了简要介绍后,主要围绕双向交通流模型的研究展开。在我国城郊结合地区,存在着大量的低等级公路交通系统,其道上大多是各种不同性能、大小的车辆混合行驶的交通流状态,因此,探索双向交通流的基本规律有助于改善道路交通状况,完善路网整体规划,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文中要点概括如下:(1)利用元胞自动机方法,建立了郑容森等人提出的双向交通流模型,在分析该模型的车辆转道规则基础上,考虑驾驶员转道特性,结合实际车辆运行情况,提出均一车辆双向交通流模型两种新的车辆转道规则,并且变换系统密度,得出了不同转道规则对应的交通流基本图。模拟结果表明,当逆行道密度比较低时,与单车道模型相比,两种新规则均能够提高母车道的车辆通行能力,且通过选择合适的模型参数,模拟结果数值上与实测数据近似。(2)在已有双向两车道混合交通流模型基础上,采用新提出的车辆转道规则,即考虑取消对低速车队列的限制,并引入转道车辆邻道后方安全距的新概念,建立一种新的双向交通流元胞自动机模型。在周期性边界条件下,数值模拟了改进模型的交通流基本图,并进行了对比。模拟结果表明,改进的模型表现出新的特性,混合交通流中,慢车的出现、两车道初始密度不均匀分布对双向交通流都有显著的影响。(3)在开放性边界条件下,采用改进的双向两车道混合交通流模型,数值模拟了改进模型的交通流基本图,并分析和讨论了边界在全开放状态和部分开放状态下,系统从自由运动相转化为最大流量相,或从自由运动相转化为阻塞相的特性,以及双向交通流之间的车道耦合性,并进行了对比。比较结果表明,在不同的边界开放状态下,系统的临界点是不同的,系统特性也有着显著变化;不同车辆混合比例下的交通流基本性质一致,但临界值不同。(4)在开放性边界条件下,基于改进的双向两车道交通流模型,建立两条独立运行的干道与两条允许超车运行的支道交叉的T型口交通流模型。干、支道顺向行驶车辆以NS规则运行,数值模拟了在干、支道不同注入概率条件下各车道的交通流基本图。模拟结果表明,交叉路口的存在对干、支道交通流都产生影响;干、支道注入概率的临界值不同,干道对支道交通流的影响强于支道对干道交通流的影响。最后,总结了本文的工作,并指出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其他文献
自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人类信息技术突飞猛进的发展以及互联网应用的迅速普及,传统的贸易方式正逐渐被快速和高效的电子商务和电子签名所取代。但由于电子商务交易主体的
本文共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是对中国古代常用的22种无机颜料的来源、制法、主要成分、使用历史、发展状况及其化学物理特性等方面进行了较全面、系统的论述,提供了充分的
竞争作为经济学的一个重要范畴,历来被经济学家所看重,经济学家几乎借助它来分析人们的一切经济行为。在我国今天的现实生活中,竞争与垄断并存,某些垄断行为和不正当竞争现象严重
肿瘤化学治疗最大障碍之一是肿瘤细胞对药物的耐药性,其中MDR是肿瘤治疗中亟待解决的问题。在目前尚未有MDR逆转剂用于临床的情况下,从天然药物中寻找高效、低毒、价廉的耐药逆
本文研究了纳米复合镀层的工艺,获得了具有比普通微米复合镀层更优异的耐蚀、硬度、抗高温氧化等性能的RE-Ni-W-P,Ni-W-P-SiO2,RE-Ni-W-P-SiO2复合镀层。采用日本岛津EPMA-1600
航空航天产业作为提升国家综合国力,维护国家安全的重要战略性产业之一,一直受到了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的大力扶持。特别是近年来,随着资本运营这一新的企业经营理念的引入,将有助
税收筹划是指纳税人在不违反税收法律的前提下,通过对生产经营和财务活动的事先策划和安排,优化选择多种纳税方案,获得节省税款或递延缴纳税款的好处,从而最大限度地实现企业
欧洲联盟作为高度一体化的区域性政治经济组织,经过半个世纪的发展,其政治体系的结构和运作已经达到了相当完善的程度。但欧盟既非主权国家也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国际组织,对于欧盟
目的探讨外源性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 urokinase-type plasminogen activator,uPA)对兔膝关节滑膜的影响及其作用途径。方法我们选择健康新西兰大白兔42只并随机分为实验
在人们的交往中,恭维语的使用较为广泛。中美两国语言中蕴含丰富的恭维语,它们起到问候、致谢、鼓励和道歉等作用。恭维语这种言语行为很适合在对比研究中使用,因为对其的研究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