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心理健康和品行发展方面出现的危机合称为心灵危机。由于诸多主客观原因,许多农村留守儿童出现了程度不同的心灵危机,并已发展成为倍受关注的社会问题。农村留守儿童令人堪忧的心灵危机呼唤有效干预机制的建立,而很多农村中小学现有的干预机制却常常低效乏能,且针对农村留守儿童心灵危机地方政府能够投入的资源却极为有限;同时,针对农村留守儿童心灵危机,有师范专业的高校却有大量的专业学科资源与师生人才资源,而且这些高校需要进军农村基础教育研究领域,师范生也需要一个切合专业的德育实践平台,因此,农村中小学有必要与这些高校联手来构建以“一切为了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更加阳光,思想更加健康”为宗旨的心灵危机干预的校校合作机制,以加强对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品德教育,提高其心灵健康水平。从合作愿望、合作能力、合作成本和合作风险,以及政府、社会和留守儿童家庭等几个角度来看,构建农村留守儿童心灵危机干预的校校合作机制是可行的。农村留守儿童心灵危机干预的校校合作机制是由机构和相应的制度组成的,其中机构主要包括农村中小学的留守儿童心灵危机干预领导小组与工作小组,和高校的农村留守儿童心灵呵护志愿团和志愿指导与培训部等。在双方合作协议的框架内,在各自制度的约束下,按照一定的流程,采取集中形式与分散形式相结合、当面呵护与远程呵护相结合的方式,运用恰当的措施,来发现和化解留守儿童的心灵危机,以及帮助他们规避心灵危机,提高其心灵危机的免疫能力。理论研究与实践表明,该机制在运行过程中的可能出现的若干问题是可以解决的,同时也产生了很好的效果。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还将继续大规模的进行,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农村留守儿童的队伍不仅不会缩小,而且还将进一步扩大,因此校校合作机制的建立与运行对留守儿童及其家庭、社会、政府、中小学、高校及其大学生等各方面都具有非常积极的现实意义,具有面向全国推广的实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