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埋隧洞岩爆孕育过程及预警方法研究

来源 :大连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18次 | 上传用户:liyon_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我国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的大环境下,社会生产对各类资源的需求水平不断提升,资源开采规模也不断扩大。无论是水利水电、矿山开采、国防工业、亦或交通运输等行业,其开发力度和建设规模已向地下深部发展。随之而来由深部问题带来的工程地质灾害日益增多,其中由高地应力诱发的岩爆问题最为突出。岩爆是地下工程尤其是深部地下工程一种常见的岩石失稳现象,其具体表现为围岩呈突发、猛烈弹射或抛掷到开挖空间。由于岩爆往往造成支护设备的破坏和开挖轮廓的变形,严重时还会导致工程基础设施的破坏及人员伤亡,甚至会导致局部地震而引发地表塌陷等灾害。目前,岩爆的预报与预防已经成为地下工程建设与岩石力学研究领域的共同课题。因此,开展对深埋隧洞在高应力条件下的岩爆孕育机制及预测预警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研究表明,岩石的失稳破坏(岩爆)与其内部微震活动性有着密切联系,微震活动的异常现象是岩石发生岩爆的微破裂前兆。鉴于此,本文以雅砻江锦屏二级水电站为工程依托,以高地应力、高埋深条件下的深埋硬岩隧洞为监测对象,利用微震监测技术构建了我国水利水电深埋隧洞工程具有独立性强、安装方便、移动灵活等特点的微震监测系统。结合开挖卸荷影响下的微震活动性时空分布特征及岩爆机理的研究成果,对锦屏二级水电站引水洞及施工排水洞经历强岩爆洞段的多个工作面进行岩爆的实时监测、分析及预警研究,取得的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成功构建锦屏二级水电站深埋硬岩隧洞群的微震监测系统,初步实现了对引水洞和排水洞潜在岩爆危险区的实时监测、分析和预警。通过对锦屏水电站复杂的地质构造条件、地貌特征、特殊施工方法及施工顺序的分析,因地制宜的制定合适的监测方案,包括监测系统的构建、传感器安装及改进方案、传感器阵列的布置及优化、噪声波形数据库的建立及分类等。通过微破裂信息数据实时采集,实现对隧洞岩爆展开24小时连续实时监测,获取大量围岩渐进破裂诱发岩爆过程中微震活动的数字化信息。(2)基于锦屏二级水电站深埋隧洞大量岩爆统计记录和微震监测数据,对应变型岩爆和构造型岩爆的发展过程和发生规律展开研究。并根据微震活动相关参数,包括微震累积事件数、微震能量、微震事件密度及微震能量密度等,归纳和总结不同类型岩爆破坏过程中的微震活动性规律及动态迁移特征,揭示围岩渐进失稳破坏过程中微震活动时空演化规律与岩爆间的内在联系。(3)基于微震活动空间分布规律及时序演化特征,将微震监测技术与数值模拟方法相结合,从动态裂纹扩展角度揭示了地下洞室的岩爆孕育过程及发展机制。并根据裂纹发展过程及微震活动性分布规律,将岩爆孕育过程细分为三个阶段和三种破坏模式,重点分析和探讨了岩爆孕育不同阶段的破坏机制及演化规律。同时,借助于地震学理论,将累积视体积、能量指数及b值等参数的变化规律作为岩爆前兆展开研究。(4)根据岩爆孕育不同阶段,通过对微震相关参数演化规律的研究,包括微震事件密度、微震能量密度、应力积累,应力阴影及应力转移(3S原理)、能量指数和累积视体积及b值,提出高地应力条件下锦屏二级水电站深埋隧洞的岩爆多元预警方法。
其他文献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速度加快,也逐渐提升了用电需求和电力质量要求。因此电力企业需要全面注重配电网自动化,全面确保电力系统安全稳定发展。科技的发展也促使电力系统逐渐向自
目的总结76例强脉冲光子治疗身体各部位多余毛发的疗效观察及护理。方法采用英国格林威尔公司生产的强脉冲光脱毛系统治疗仪,对患者进行3~5次脱毛治疗,每次治疗间隔时间为6~8周
第三讲 FANUC Alpha系列伺服电机和伺服放大器结构及维修方法一、FANUC的交流伺服电机与直流伺服电机相比,交流伺服电机具有免维护,低损耗,体积小的特点,在现代控制领域逐步
由北京林业大学盆景学教授彭春生主编、广西科技出版社出版的我国第一部盆景流派学术专著《中国盆景流派技法大全》一书,已于今年8月正式付梓。该书由著名书法家启功教授题
目的 探讨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椎板成形术联合Neulen钛板内固定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MCSM)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2年7月—2016年7月,61例MCSM患者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
以火焰南天竹组培苗叶片为外植体,研究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不同营养物质、暗培养时间、接种方式对其不定芽再生的影响。结果表明:继代30~35 d的火焰南天竹组培苗叶片适用于
平台可以是现实空间,也可以是虚拟空间。社会化媒体是一种新型的网络媒体平台。文章从社会化媒体平台服务差异化、多属现象和非对称性的竞争模式入手,用平台经济理论的视角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