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在妊娠中晚期运用三维超声测量双胎间分隔膜的厚度判断绒毛膜性的可行性及评估此技术的准确性、重复性。方法:前瞻性的研究了在我院进行产前超声检查并追踪到分娩结局的113例双胎,检查孕周为17~36周,分别运用二维超声和三维超声扫描双胎间分隔膜,并且测量其厚度。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来确定预测绒毛膜性的分隔膜厚度最佳截断点,通过计算组内相关系数和Kappa值来评估观察者内及观察者之间的变异情况,并比较妊娠中晚期分别运用二维超声和三维超声测量双胎间分隔膜厚度判断绒毛膜的准确性。结果:(1)在单绒毛膜双胎妊娠和双绒毛膜双胎妊娠中,分隔膜的平均厚度分别为1.56(标准差,0.32)mm和2.52(标准差,0.44)mm。(2)区分单绒毛膜双胎与双绒毛膜双胎的分隔膜厚度最佳截断点为1.8mm。三维超声采用这一分界标准诊断单绒毛膜双胎出现2例假阴性和4例假阳性,二维超声采用这一分界标准诊断单绒毛膜双胎出现7例假阴性和9例假阳性。(3)运用三维超声测量分隔膜厚度判断绒毛膜性时,反映观察者内及观察者之间变异情况的组内相关系数为0.98、Kappa值为0.96。(4)运用三维超声测量双胎间分隔膜厚度判断绒毛膜性的准确性较高,ROC曲线下面积、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0.906、95.4%、94.3%;而运用二维超声判断绒毛膜性的准确性较低,ROC曲线下面积、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0.811、83.7%、87.1%。结论:运用三维超声测量双胎间分隔膜的厚度判断绒毛膜性具有可行性,且准确性高、重复性好,是妊娠中晚期超声联合判断双胎绒毛膜性时可供选择的一种有效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