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虾白斑综合症病毒(White spot syndrome virus, WSSV)是对虾养殖的主要病害之一,能导致养殖的对虾大规模死亡。WSSV是含有囊膜的无包涵体杆状双链DNA病毒,属于线形病毒科(Nimaviridae)白斑病毒属(Whispovirus)。WSSV传染能力强,致死率高,且能感染多种虾、蟹。病毒感染宿主最重要的环节是病毒的传播方式。在以往的研究当中,通过注射WSSV能快速引起对虾发病死亡已得到充分证明。但在自然状态下病毒入侵宿主的途径目前并不很清楚,可能通过口腔或者体表途径进入对虾体内。本文主要围绕病毒是以何种途径进入对虾体内,从而导致对虾致病死亡而展开。主要包括了以下2个方面:(1)WSSV侵染对虾的途径。本研究利用荧光定量PCR技术,开展了WSSV侵染途径的研究。结果显示病毒主要通过口腔和鳃入侵宿主,并通过血液循环进行全身感染。但病毒不能穿过对虾几丁质层的体表引起感染。此外,研究发现当海水中病毒浓度低于10~2virions/L时,对虾没有感染病毒;当病毒浓度达到10~3virions/L以上时能引起对虾感染,而核衣壳则不具有感染性。这结果暗示着10~3virions/L是引起对虾感染的最低病毒浓度。(2)WSSV是完整病毒形态进入对虾体内。此研究使用冰冻切片技术和扫描电镜方法分别开展了WSSV是如何进入对虾消化道和鳃的研究。从扫描电镜图片上可以证实WSSV以完整的病毒形态才能进入对虾消化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