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低碳”解析与低碳对社会生活的重塑——社会政策视域下中国融入低碳时代的构想

来源 :黑龙江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bmiss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国际国内关于中国低碳方向的议论很多,总体上可以归纳为两大类:一个是“在低碳中发展”,一个是“在发展中低碳”,这两个方向有很大区别。国际社会倾向中国选择“在低碳中发展”的模式,即事先设定一个低碳的框架,预设约束性指标,使中国被动接受“有条件的发展”模式。这种模式不考虑中国的国情,是一个无条件的普遍性约束,文章从这种被动局面产生的原因及对中国造成的影响展开论述,分析在这种模式下中国发展面临的困难,得出中国不能离开发展谈低碳,而应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依据国情转变发展方式,选择“在发展中低碳”的模式,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   “在发展中低碳”的模式下,中国社会将面临重塑。文章从社会价值观、社会生活方式和社会责任体系三个角度展开,描绘了未来中国低碳社会的美好图景。最后,从社会政策的角度切入,阐述了中国选择“在发展中低碳”的模式必须在社会政策体系上进行创新,从战略角上高度重视,从政策上统筹安排,破解发展难题。
其他文献
济宁城南运河沿岸的赵村、石佛村、新店村、新闸村、仲浅村五个自然村落,流传着一系列极具神奇色彩的民间传奇人物传说。其主要人物包括:尚宏冠、宋千斤、刘铁腿等。通过田野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2010年春节团拜会上强调,要让民众生活得更有尊严。可见,尊严问题已成为当前党和政府极为重视的重大问题之一。而新生代农民工--这支城市建设的主力军,由
近年来,随着现代化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剧,越来越多的劳动力从土地当中解放出来,大批农民涌入城市,在城市建设的过程中,农民工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在农民工大潮中,“离乡不离土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入,中国农村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由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农业文明向城市文明转变的过程中,人们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以及人际关系等等都在发
笔者以发生在晋西北HJH村的一系列与宗族意识相关的群体性事件为例,选取“事件性”视角对新时期该地的宗族状况进行了个案研究。本文的案例是笔者在田野中偶然从乡民口中得知
随着经济发展与社会转型,社会涌现出形形色色的问题。青少年精神健康成为许多专家学者共同关注的话题。城乡青少年精神健康的问题及表现既有相似之处,也有相异之点。本文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