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本论文以退耕还林为切入点,依托3S技术,开展岷江上游林树下线的位移过程与退耕还林工程的综合集成研究,揭示山区人类活动与山地环境变化间的内在规律,为科学评估山区生态建设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论文以退耕还林为切入点,依托3S技术,开展岷江上游林树下线的位移过程与退耕还林工程的综合集成研究,揭示山区人类活动与山地环境变化间的内在规律,为科学评估山区生态建设成效提供数据支撑。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及成果有:(1)利用野外定位观测、遥感解译和GIS技术,以SPOT影像为主数据源,解译位于干旱河谷上部的林树下线的地理信息,建立了1 9 9 9~2 0 0 9~2 0 1 4年间3个时期的高半山林树下线空间信息数据库,界定了林树下线的时空分布和变化特征。(2)选取50个典型地段,在1999~2009~2014年2个时段内,对比人文-自然综合作用下的聚落区和自然状态下的非聚落区,分析其林树下线的垂直位移及年平均变化速率,聚落区位移明显大于非聚落区,1999~2009年的年平均变化速率大于2009~2014年的年平均速率。(3)以生态位内部的土地利用为对象,将用地类型分为耕地、林地、草地和建筑用地。由于1999~2009年是退耕还林的重要实施年份,土地利用变化明显,而2009~2014年进入退耕还林的巩固阶段,土地利用趋于稳定状态。本文主要基于高程、坡度、坡向3个地形因子和数学模型,探讨了1999~2009年土地利用的时空分布及变化规律。(4)利用SPSS,定量分析了退耕还林与林树下线变化的关系,经验证,林地面积的变化与林树下线的垂向位移存在显著正相关性,确定了两者的影响关系函数。同时,得出退耕还林的生态、社会经济效益,为退耕还林工程及人地关系协调发展提出对策。
其他文献
介绍一种减小逻辑无环流系统换向冲击电流的方法 ,通过采用电子模拟开关进行“选触” ,就可以节省普通逻辑无环流可逆调速系统中的一套电流调节器和触发装置。
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是国家战略导向,建立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创新产业战略联盟可较好整合国内资源、优化环境,建立产学研技术创新机制,可实现资源共享和有效利用,促进技术成果
随着国内单亲家庭的逐年增多,许多单亲幼儿存在各种心理问题,影响了他们的学习与生活,阻碍了其社会性交往能力的发展,亟需指导。通过教师、家长及保健医三方共同干预,关注和
介绍了基于两台互联PC同步通讯的HMD(Helmet-Mounted Display:头盔显示器)立体显示与跟踪系统的总体结构,给出了主从模式下双机通讯的同步机制和实现细节,在数字社区中实现了
由于环境问题的复杂性,使得系统论的原理和方法在环境问题中的应用显得极为必要。本文简要介绍了环境规划的原理、方法,结合实例,对MATLAB优化工具箱在环境规划问题的应用进
本研究旨在通过自定速阅读实验,考察主语优势和生命性在中国学习者实时加工英语关系从句中的作用。研究结果表明:当核心词为有生名词时,主语关系从句较之宾语关系从句更容易
企业虚假财务报表泛滥,本文通过分析贷款企业造假原因,针对性地提出"查防并举,以查为主,防堵结合"的解决办法。笔者认为:在思想上,银行必须转变观念,充分认识报表审查工作的
面对“一大”这样重大的历史事件,宏大叙事势必压倒琐屑的私人叙事,就具体的回忆而言,一种态度是努力弥合距离,另一种态度是尽力拉开距离。就前者而言,又有两种不同的姿态,一
乡村旅游作为现代乡村和旅游业相结合的一种新型旅游模式,对于发展我国乡村经济、缩小城乡差距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铜陵大通镇发展乡村旅游业的基础分析入手,并结合政府部门
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技术研究了短梗五加叶片结构,研究结果是:其叶近轴面表皮细胞排列紧密,有腺毛分布,远轴面表皮具气孔,气孔多分布在叶脉处.中脉维管束排列近环状.叶肉细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