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资本形态始终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关注的焦点问题,马克思关于资本的本性、资本的历史性观点是我们正确看待资本形态历史演变的前提。资本形态的当代表现以及资本的二重性作用,要求我们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既要正确把握当代资本的发展方向,又要正确对待资本的负面效应,给予资本以合理的历史定位。资本的本性是最大限度的获得自身的价值增殖,获取价值一般、财富一般。资本关系在一定社会历史条件下的具体表现方式,即资本形态,是资本实现自身本性的具体途径。资本在不同的历史条件下,其运行方式、条件、占有或存在的领域、赖以增殖的具体手段等等是有所不同的,这些不同就表明资本形态的历史性变化。由于资本内在的固有矛盾,导致资本在其每一历史发展阶段中都不可避免的遭遇危机或界限,从而不得不转变存在方式,进入新的历史发展时期。从机器大工业以来,资本形态的特殊表现方式经历了三个历史阶段和三个历史转变,三个阶段分别是马克思时代的资本形态、列宁时代的资本形态、二战后的资本形态。三个转变是:马克思时代资本形态的主要表现在于轻工业生产、自由竞争和国内市场的满足方面;列宁时代资本形态的主要表现在于重工业生产集中、资本集中、金融垄断、殖民地贸易以及对世界市场的瓜分;战后资本形态的主要表现在于高技术产业诞生、跨国性的产业投资、资本存在领域的多样化、资本的非物质化趋向以及全球金融资本的高速流动等等方面。在这三个历史阶段中,资本形态的发展前后相联,但表现方式却有着明显的差异性。资本的本质属性与资本的历史形态表现是资本作为社会存在的两个方面,二者是相互统一的。当代资本在实现自身本性的过程中,已经渗透到社会存在的各个领域,同时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向全球扩展,表现为经济全球化、一体化的过程。尽管一方面资本创造了巨大的生产力,提升了人类的活动水平,但另一方面却引发了全球性的负面问题,各种风险层出不穷,人类的存在面临着深刻的危机。这就是资本的二重性作用。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过程中,我们利用资本、发展资本,是为了发展生产力,但这并不等于要以资本至上为价值目标,而且资本带来的负面效应,要求我们必须对其进行合理的控制和调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