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治疗脊髓损伤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 : 5次 | 上传用户:qppkqpp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SCI)在全球呈高发生率、高致残率、高耗费、发病年轻化等特点。脊髓损伤后由于广泛的神经元死亡、大量的轴突变性、弥漫性的脱髓鞘造成患者劳动能力丧失、生活不能自理以及各种并发症,其后果是终身性和毁灭性的,不仅给病人造成极大的痛苦,也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一个多世纪以来,医学界先后采用了手术、药物、物理、基因以及细胞治疗等多种方法来治疗脊髓损伤,但都不能有效地解决患者不同程度的瘫痪这一难题。因此,寻找有效而安全的脊髓损伤后的治疗方法仍然是困扰医学界的一个难题且具有非常重要的科学意义、经济意义和社会意义。外源性干细胞移植是近十几年来脊髓损伤治疗的研究热点,近些年来在胎儿附属物如脐带中发现有丰富的间充质干细胞,具有低免疫原性、高增殖能力以及来源更方便等独特的优越性,体外研究显示能够向骨、软骨、心肌、血管内皮以及神经系细胞等方向分化。因此,本研究利用人源性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大鼠脊髓损伤,探讨其疗效和机制。第一部分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的分离、培养与鉴定目的:探讨人源性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的培养方法并研究其生物学特性。方法:1.获取健康、足月、剖腹产胎儿脐带,剥离脐带wharton’s jelly胶,充分剪碎,组织块贴壁培养法获得脐带间充质干细胞,体外传代、纯化、扩增,倒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2.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表面标志物CD73、CD90、CD105、CD14、CD34、CD45、HLA-DR。结果:1.人脐带wharton’s jelly胶组织块培养5-7 d后组织块周围即可见新生细胞,为长梭形或多角形,培养至16-20 d细胞明显增多,达90%以上融合,类似成纤维样细胞,放射状或漩涡状分布。传代后细胞增殖迅速,生长3-4d细胞即呈80%-90%以上融合。2.流式细胞仪检测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高表达CD73、CD90、CD105,不表达CD14、CD34、CD45、HLA-DR。结论:1.应用组织块贴壁培养法能够从脐带wharton’s jelly胶中培养出大量增殖能力较强的成纤维样细胞。2.流式细胞仪检测显示脐带来源间充质干细胞和骨髓、脐血、胎盘等其它组织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具有相似的表面标志。3.脐带能为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提供充足的干细胞来源。第二部分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磁标记后生物学特性及磁共振信号研究目的:探讨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超顺磁性氧化铁(superparamagnetic iron oxide, SPIO)纳米颗粒标记及磁共振示踪的可行性。方法:1.细胞的SPIO标记共分为5个浓度组,分别为对照(0μg)、5.6μg、11.2μg、22.4μg和44.8μg Fe/ml,其中每个浓度有四个孵育条件,即12h-pll,24h-pll,12h+pll和24h+pll。2.普鲁士蓝染色计数SPIO标记细胞,计算标记阳性率,MTT法检测SPIO标记细胞生长和增殖活性。3.体外磁共振GRE T2*WI和SE T2WI成像检测标记细胞的磁共振信号。4.标记细胞大鼠脊髓内移植后,磁共振TSE T2WI成像追踪体内移植磁标记细胞。结果:1.细胞标记阳性率随着孵育浓度和时间的延长而升高,在22.4μg Fe/ml浓度、24h-pll条件下,细胞的标记率达到94.1%,提高浓度到44.8μg Fe/ml、24h-pll,阳性率不再升高;在5.6μg、11.2μg、22.4μgFe/ml三个浓度下(孵育12h),增加pll可以显著提高标记率;在24h+pll条件下,细胞生长受到明显影响,大部分细胞坏死脱落。2.低于22.4μgFe/ml浓度标记,细胞生长和增殖活性不受到明显影响,浓度达到44.8μgFe/ml(孵育24h),二者均显著减弱。3. 22.4μg Fe/ml SPIO标记24h后,体外磁共振检查示GRE T2*WI和SE T2WI上均呈低信号,且随着细胞数目的增加,信号不断降低,与未标记细胞组具有统计学差异,且信号强度与细胞数目呈直线相关。4.细胞移植3d后MRI检查发现标记细胞注射点呈明显的低信号,而未标记细胞注射点信号稍有减低。14d后标记细胞注射点仍然可以追踪到标记细胞低信号。脊髓标本普鲁士蓝和核固红染色,可见标记细胞注射点有大量SPIO阳性细胞,而未标记细胞注射点则见到少量阳性细胞。结论:1.超顺磁性氧化铁纳米颗粒能够有效标记人源性脐带间充质干细胞,且不影响细胞的生长和增殖活性。2.磁标记细胞体外磁共振GRE T2*WI和SE T2WI成像可以产生特征性低信号转变,其信号强度与细胞数量成直线相关。3.磁共振TSE T2WI成像可以追踪体内移植磁标记细胞,持续时间达2w以上。第三部分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脊髓损伤疗效及机制研究目的:研究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脊髓损伤的疗效并初步探讨其机制。方法:1. 36只SD健康成年雌性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12只,大鼠只行T9-T11椎板切开术,不行脊髓打击伤;对照组12只,行T10段脊髓打击伤,伤后第1d脊髓内注射DMEM/F12;实验组,行T10段脊髓打击伤,伤后第1d脊髓内注射第5代人源性脐带间充质干细胞。2.于伤后1d、1w、3w、5w、7w、8w进行行为学BBB运动功能评分;细胞免疫荧光染色观察GDNF、BDNF和NT-3的表达;于伤后3w采用ELISA检测大鼠脊髓标本GDNF、BDNF和NT-3的含量。3.于伤后1m、2m采用免疫荧光染色观察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在宿主脊髓内的迁移和分化。4.于伤后2m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GAP-43、NF-200、GFAP在脊髓内的表达。结果:1.假手术组运动功能于1w后基本正常,对照组和实验组随着时间的延长,运动功能逐渐恢复,在伤后3w内恢复明显。第5w后实验组的BBB评分与对照组相比明显升高。2.细胞免疫荧光染色结果显示BDNF、nestin无表达,GDNF、NT-3弱表达。ELISA检测可见实验组GDNF、NT-3含量比对照组明显增多,而BDNF两组间无明显差别。3.移植后2m,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在宿主脊髓内存活并且呈纵向迁移,距离达到5mm,损伤区可见大量hNu染色阳性细胞汇集。移植后第1m、2m未见到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向神经元、少突胶质细胞和星形胶质细胞方向分化。4.移植后2m,GFAP免疫组化染色结果显示对照组脊髓损伤区周围灰质和白质GFAP表达明显比实验组和假手术组增强,对照组脊髓损伤程度比实验组重,GFAP形成致密的胶质瘢痕;NF-200免疫组化染色结果显示对照组脊髓损伤区周围NF-200阳性神经纤维长度明显比实验组缩短;GAP-43免疫组化染色结果显示实验组脊髓损伤区周围GAP-43阳性细胞比对照组明显增多,并且有较多典型的再生轴突生长锥样结构,对照组未见到典型的生长锥。结论:1.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后能够在宿主脊髓内存活,并且沿着脊髓纵轴迁移。但是不能见到其向神经元、少突胶质细胞和星形胶质细胞方向分化。2.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后能够分泌GDNF和NT-3促进大鼠脊髓损伤后后肢运动功能评分增加,从而改善行为学功能。3.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后能够抑制大鼠脊髓损伤后胶质瘢痕的形成,促进神经纤维再生。
其他文献
中国梦是十八大召开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新执政理念,同时也是我国今后建设的总思路及方针,它是一个目标,更是一个漫长的奋斗过程,需要从"娃娃教育"抓起。本文从中国梦在小
采用单片机AT89C51及其辅助电路对老式家用电风扇进行了改造,加入了智能化装置的电风扇具有不同的工作模式、定时设置、遥控发射接收、液晶显示,温度传感、湿度传感、热释电
本文介绍了一种基于梯形加减速曲线对步进电机进行精确速度和位置控制的方法 ,采用离散的阶梯型加减速曲线替代连续的梯形加减速曲线,详细介绍了基于阶梯型加减速曲线的相关
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基本组成单元,特别是粮食高产县经济要取得长足的发展,必须大力发展特色县域经济,就是必须立足县情,发挥县域比较优势和资源禀赋优势,以
汉字的文化研究在当今已发展为横跨汉字学与文化学这两门学科的新兴交叉学科,国内出版的关于汉字文化研究的著作不下十余种,有的著作对汉字文化的研究已达到一定的深度。但是,从
之前有很多报道表明新城疫病毒在SPF鸡胚中增殖病毒的效果要远远高于在普通低免鸡胚,对于禽流感病毒在SPF鸡胚和低免鸡胚之间的对比还比较少见。而本试验以重组禽流感病毒(H5
微切削加工技术是先进制造技术领域的前沿课题,它对国民经济各高新技术领域的精密零件的研制具有重要作用。采用微细切削技术可以实现多种材料任意形状微型三维零件的加工,弥
门式起重机在固定跨度物料的装卸及搬运过程中发挥着较为重要的作用,具有作业面广、利用效率高及通用性强的特点。门式起重机定期检验可以为设备的正常运转提供保障。文章主
微信作为当下一种新型的交流方式和互动平台,已经成为当下大学生日常交际必不可少沟通工具。微信应用于高职英语教学中的优势主要体现在其教学模式是以学习者为主体,而这正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