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党风廉政建设不断深入,事业单位内部控制问题越来越受到重视,相关的研究逐渐丰富起来,但是研究对象主要集中在一些医院、高校等二类公益性事业单位上,对公立小学内部控制的具体研究较少。小学是保障国家进行义务教育重要一环,完全不以营利为目的体现其公益属性,其资金来源基本上依靠财政拨款。在国家大力支持小学发展的情况下,小学各种资金来源较多,合理配置资源以支持学校发展,成为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如果没有内部控制的约束,会出现诸如挪用金融资金,闲置或浪费国有资产等现象。特别是在我国西部地区的县级公立小学由于没有相对独立的财务部门,且财政资金数额较大,且领导层没有高度的重视,导致资金疏于管理,内部控制混乱。2014年财政部、教育部重新修订《小学校财务制度》,明确规定小学校应当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在《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规范(试行)》和2014版《小学校财务制度》实施的五年多以来,公立小学财政资金的流失、内部控制建设的成效和国有资产的浪费是否得到了控制?这些都是值得探索的。本文首先梳理了国内外对内部控制的研究,发现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远没有企业内部控制成熟,不同类型的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建设也不平衡。本文应用内部控制理论、国家治理理论、新公共管理理论、及公共受托责任理论,采用实地调研法、问卷调查法调查了解西部地区县区小学的内部控制建设情况共性问题,案例研究法对B公立小学进行个案研究,深入了解B小学单位层面和业务层面内部控制的建设情况,为公立小学的内部控制建设提供更优质的方案。结合问卷调查发现:首先,B小学以及整体县区学校的内部控制体系还不完善。尽管建立了内部控制制度,但在制定内部控制制度时没有考虑小学的实际情况,导致内部控制制度缺乏效力;其次,内部控制环境需要改善。例如,B小学对内部控制的意识不强,特别是学校管理者认为,内部控制的实施会限制学校的各项工作,导致其对内部控制工作的重视度不高;另外,学校对资产管理的意识薄弱,存在“重购买,轻管理”的现象。最后,内部控制人员的专业能力不高,缺乏内部控制机构。当前,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设尚处于起步阶段,特别是县级地区公立小学。国内关于公立小学的文学和研究案例略有不足。可用于研究的案例和数据不足,无法满足实际研究的需要。在后续研究中,我们应继续收集和总结有关数据和案例,并根据实际情况,对公立小学的内部控制建设进行更加务实和深入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