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如何为学生“提效减负”,一直是学术界和实践领域重点关注的课题。随着“样例效应”的发现,样例学习作为高效学习的一种方式,在国内外已经达成共识。在认知心理学领域,自我解释效应的提出和发展,为样例的设计指明了新的方向。在数学教学领域,由于数学解题能力的极端重要性,以及对核心素养的逐渐重视,启发法的复兴势在必行。在上述背景之下,本研究以自我解释效应为指导,以“利用导数证明不等式”这一题型为载体,经过样例学习材料的编制、样例学习实验等研究过程,探究了自我解释效应在数学样例学习中的有效性和特征。其中,样例学习实验作为整个研究的核心,分为三个阶段:预测试、分组对照实验和解题测试。分析数据得出如下结论:第一,对于容易题型,辅助自我解释的样例学习对比传统样例学习没有特殊优势。第二,对于复杂题型,辅助自我解释的样例学习比传统样例学习效率更高,这种效率的增益体现在两个方面,即提高学习绩效和降低认知负荷。第三,对于复杂题型,辅助自我解释的样例学习对学习效率的增益,不受学习者自主学习能力差异和先前知识差异的影响。另外,从细节分析可以看出,辅助自我解释确实有助于学生生成更多的、质量更高的自我解释,特别体现在辅助自我解释有助于学生修正错误的心理模型。结合以上数据分析和细节分析,自我解释效应在数学样例学习中的作用得到验证。需要注意的是,这种对于学习效率的增益是从提高学习绩效和降低认知负荷两个方面体现的。另外,辅助自我解释的样例学习形式,并不适应所有内容,应该根据内容难度进行取舍和调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