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经纱上浆所用的主浆料为粘着剂,主要有淀粉类、聚乙烯醇类(PVA)和聚丙烯酸类。因此淀粉、PVA与丙烯酸类浆料一起并称为“纺织三大浆料”。PVA浆料浆液粘度稳定,不易腐败,浆膜强度、耐磨性和屈曲强度均较其他浆料高,具有良好的上浆性能,是一种适应性很广的通用性浆料,但是存在着严重的环境保护问题,它不易被分解,长期沉积会引起生态破坏。近二十年来,变性淀粉和聚丙烯酸类浆料的研究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为替代PVA上浆提供了条件。目前浆料的研究发展趋势是变性淀粉浆料和新型丙烯酸类浆料,本文主要研究后者。聚丙烯酸类浆料具有粘附性能好、膜柔韧等优点,但吸湿、再粘、膜不强韧是以往这类浆料的缺点,使它们上浆时只能小比例应用。现在多元共聚聚丙烯酸类浆料,性能上比第一代产品有较大改善,此类浆料与变性淀粉配合作为主浆料替代PVA,在有些织物上浆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本文在确定了合成新型丙烯酸酯浆料的最佳工艺参数,包括加料方法,搅拌速度,反应温度及时间,乳化剂和引发剂的选择及用量的基础上对浆料进行了纳米的改性,使之在浆纱性能上有进一步的提升。对浆料进行纳米改性就先要对纳米粉末进行分散,由于纳米粉体的高表面活性使其很容易发生团聚。纳米粉体高的表面能和比表面积能强烈吸附水等介质反应生成R—OH基结构,这样便增加了粉体间的相互作用力和粉体的表面活性使团聚更容易产生,同样R—OH基间易发生聚合反应或生成新的连接物,导致了纳米粉体更易产生团聚,从而影响其分散性。纳米粉体的分散方法有:机械法分散和超声波法分散。现在对纳米粉体分散的有效方法除了加入分散剂进行分散外,还有就是对其进行有机或无机物包覆改性,以达到分散目的。本实验纳米材料由江苏河海纳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粒径≤35nm,比表面积≥400 m2/g,纯度≥99.5%,外观为白色T iO2粉末。分散助剂选用硅酸钠和油酸,油酸是一种不饱和羧酸型表面改性剂,在溶液中不仅作为表面改性剂,还作为乳化剂的使用。油酸在合成过程中可利用其双键参与合成。实验是将固液比为0.5:100纳米T iO2放入蒸馏水中,加入量为二氧化钛质量0.5%的硅酸钠和量为二氧化钛质量0.2%的油酸作为分散剂,调节pH值为8~10,在电动搅拌机上搅拌半小时使得纳米粉体有一定的分散,然后转移到超声清洗器里但不跟清洗器有直接的接触,超声分散一小时左右。浆料合成的主要原料为丙烯酸、丙烯酸乙酯、甲基丙烯酸甲酯和丙烯酸丁酯四种单体,选用SDS和OP—10为复合乳化剂,比例为SDS:OP—10=3.4:1,用量为单体总量的4%,选用过硫酸铵为引发剂,用量为单体总量的0.3%-1%。浆料合成后加入分散好的纳米材料进行改性。对合成的纳米改性丙烯酸类浆料、未改性丙烯酸类浆、PVA浆料进行单纱和片纱上浆试验,并测试浆料的浆液和浆纱性能指标,从而进行性能对比,证明该浆料性能较未纳米改性丙烯酸浆料有所提升。得到合成的纳米改性丙烯酸类浆料XY—A是可以取代PVA浆料用于涤棉经纱上浆的新型丙烯酸浆料,并且对丙烯酸类浆料进行纳米改性是可行的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