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商业社评广泛应用于现代商业中,它们代表着媒体(报纸、杂志等)的倾向与立场。商业社评的作者(其背后是新闻媒体)力图说服读者接受其观点及立场,同时他们必须用有说服力的论据来支持其论点。这就构成了一对矛盾:主观意见的表达与客观事实的呈现,社评作者必须在二者之间达到一个巧妙的平衡。 本文以Halliday的功能语法理论、Hasan的语类结构潜势理论以及文体学的相关知识为基础,先是通过对商业社评作个案分析获得初步发现:商业社评中主语多为第三人称以及现在时态与过去时态的大量使用,给读者以较强的客观性印象;同时,作者采用了一定量的情态算子与情态修饰语来表达自己的主观意见。为得到更有普遍性更可信的结论,本文作者选取了30篇商业社评作为大样本进行统计处理、描述及分析;通过对语气成分及情态修饰语的分析,探讨了在商业社评中人际功能与非人际表现的平衡;一方面是大量使用第三人称、现在时态与过去时态,另一方面是应适度采用情态算子与情态修饰语。换言之,商业社评的作者在主观(意见)与客观(事实)之间取得平衡;如何用事实(包括经济数据)服务于主观陈述以求说服读者。 一篇典型的商业社评往往是主观意见表述与客观事实陈述的集合体。人际功能的表达有赖于客观事实的铺垫,这样社评才有较强的说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