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西桑植土家族‘傩舞’的舞台创编探析

来源 :广州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HappHap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傩舞,广泛流传于各地的一种具有驱鬼逐疫、祭祀功能的民间舞,是傩仪中的舞蹈部分,一般在大年初一到正月十六期间表演。傩舞最初作为古代祭礼唯一的原始舞蹈,以驱除疫鬼,祈求平安为目的。傩祭风习自秦汉至唐宋一直沿袭下来,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傩舞在不同地区形成了不同的风格样式。至今,桑植各地农村仍保留着比较古老的傩舞形式,并在社会发展进程中增添了一些新的内容。桑植傩舞在保留原始古歌舞的基础上还大量吸收了土家摆手舞、花灯舞等传统舞蹈动作营养,逐步形成富有特色的动律特征,具有深刻的研究价值,也为民族民间舞蹈的创作和研究提供了源泉。2006年,傩舞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本文试图从傩舞的文化内涵及发展现状为出发点,保留传统文化的精髓的前提下,结合笔者舞蹈创编实践,以土家族傩舞创编的思路与方法为切入点,为桑植土家族傩舞的传承和创新发展奉献绵薄之力。本文分为绪论、正文、结论三个部分。在正文部分,笔者首先概述桑植土家族傩舞的历史背景、形成因素、生存现状;其次对傩舞的艺术风格特征进行分析,分别从表演内容及程式、体态动律、傩面具、服饰特征及音乐来解析;第三部分,主要通过分析桑植土家族傩舞的舞台作品创作发展问题,对笔者创编的舞台作品《湘·傩》进行分析,得出桑植土家族傩舞的舞台作品创编启示。创新是文化发展的源泉,基础和灵魂。我们既要全力保护民族民间舞蹈文化,也要更好的使其得到发展。在保护传承传统优秀民族民间舞蹈文化的同时,要用先进的文化思想观念去研究和开创,为传统民族民间舞蹈文化注入新的时代精神,并努力增添民族民间舞蹈文化的知识含量和精神文化含量。
其他文献
本文根据对广东省中医药企业问卷与实地调查结果的分析,针对我国中医药知识产权保护的不足与薄弱环节提出了认知策略、激励与创新策略、加强合作与保密策略、原产地域产品保护
从多Agent系统的角度,以Petri网和π演算为语义基础,建立了一种信息物理融合系统(cyber-physical systems,CPS)可信软件形式化模型(high-confidence software formal model,HCSFM).HCS
好的起点,是成功的一半,导入是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的起点,也是一节课有效教学的关键.本文以四种课堂导入的具体方法为例,旨在为高中数学教师提供一个参考.希望能进一步提高高中数学课
在处理政府和市场关系问题上,马克思的再生产理论为政府干预和调节市场,实现从必然王国到自由王国的飞跃,开辟了道路.
工程建设项目是否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既是施工企业的生存之道,又是发展之本。工程项目信息化管理已成为必然趋势,是实现项目管理技术现代化的当务之急,将成为提高工程项目管
在传统的钢琴教学中,很多时候教师在传输知识、技能方面主导过多,而发挥学生探究式学习的能力较弱,从而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继续学习的动力。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提升,钢琴
"定制公交"作为一种基于需求响应的公交服务模式,被认为能够有效吸引城市居民转向公共交通出行.通勤类型作为定制公交服务中的一种重要形式,其线路设计问题具有现实意义.首先
项目管理是一项组织严密、细致全面的管理工作,项目的成功不仅有赖于技术、资金、资源等硬件条件,团队精神、生产效率、工作氛围等“软实力”也是决定项目成败的关键因素。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