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针对传统或经典的SBR工艺形式在工程中所存在的一定局限性,将SBR工艺分别与ABR工艺和填料技术相结合,对中、高浓度淀粉废水进行了处理。研究了ABR+SBR系统的启动、生物相分布情况,以及好氧与厌氧反应器容积的搭配等,且发现ABR+SBR系统对中、高浓度淀粉废水具有良好的处理效果。同时,将填料技术应用于SBR工艺中,构成了复合式SBR工艺,研究了填料的选择、SBR装置的设计、系统的启动以及生物相的分布等方面,并且通过一定的运行方式的优化试验,在一定的pH、温度等条件下,复合式SBR工艺对淀粉废水达到了良好的处理效果,表现出较好的抗有机负荷冲击和抗水力负荷冲击的能力。最后,文中还将复合式SBR工艺的处理效果与普通的SBR工艺进行了比较,并就其各自的稳定性进行了分析。实验结果表明,ABR+SBR组合工艺能够在近一个月时间内驯化良好(其中好氧单元只需近一周的时间,ABR单元为厌氧环境,要求较长的驯化时间);且对ABR+SBR系统中的生物相进行分析发现,系统中不但具有好氧、厌氧和兼氧条件下的一些常见微生物,还出现了红曲霉菌的大量生长;并在系统的稳定阶段,当水力停留时间为14h,体积负荷约1.04kgCOD/m3·d,系统对COD的去除率在90%以上,出水COD在60mg/L以下,对NH4+-N去除率为80%左右,出水NH4+-N在1mg/L以下,且对TP和TN都有着良好的去除效果,去除率分别在70%和80%以上。对复合式SBR工艺的研究表明,系统启动较快(约一周),且生物相的组成类似于活性污泥法,其中后生动物的数量较多。在系统的稳定阶段,当采用优化后的运行方式(曝气时间为5小时,静止时间为1.5小时),且pH、温度等参数影响不明显时,进水COD、氨氮和总磷分别为400-1000mg/L(平均为700mg/L)、1-16mg/L和0.5-2.5mg/L时,出水COD、氨氮和总磷能够分别保持在100mg/L(大多数情况在60 mg/L以下)、1.5mg/L和1.0mg/L以下,其平均去除率分别为81.5%、81.5%和81.4%。与普通SBR工艺相比较,复合式SBR处理效果明显增强,且表现出良好的稳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