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知识经济的时代,新知识新经济多方面迅猛发展,面对知识经济狂潮的袭来,世界范围内的高等教育理念随之出现了相应的转变。社会对人才的教育培养、知识的创造传播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高校,作为高等教育的实施机构,已不仅仅承担着基本的教学任务,更兼具着知识的创造、转化等重要任务。一方面,其办学理念、师资力量等对人才培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另一方面,高校校园绿地景观环境的育人作用也不容小觑。高校校园环境是人文精神和校园文化内涵充分展现的重要载体,结合了现代办学理念的高校校园绿地景观能够更好地烘托浓厚的校园人文精神与文化内涵,在一定程度上给人以感染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更加有利于学生人格塑造、品德品行的培养,同时,也能为高校树立独特的风格形象。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不断深化和改革,全国高等学校的数量和招生规模呈直线上升,高校校园环境建设越来越引起社会的关注。但不难发现,如今的高校校园绿地景观,无论是何种类型的高校,其校园绿地景观更多的出现了“千校一样,个性平庸”的建设现状。事实上,各类高校都有着特有的文化底蕴和专业特色,其校园绿地景观完全可以拥有自己的建设特色,如此营建的校园绿地景观在专业人才培养教育上的优势更为突出。我国医学类专业普通高等本科院校及高等职业院校共计600余所,医学类高校是国家医疗服务人才来源,也是医学科学研究的核心,因此,如何结合该类高校的文化底蕴和专业特色,如何更好地建设医学类高校校园绿地景观成为了值得关注的问题。本文主要通过文献查阅与调查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分析国内外高校校园绿地景观发展现状,归纳总结高校校园绿地景观的基本功能特性,从整体上把握高校校园绿地景观的基本概念和内涵,同时对各类型高校校园绿地景观的共性及个性现状进行分析,提出医学类高校校园绿地景观建设的切入点及研究的必要性;针对切入点及必要性,提出医学类高校校园绿地景观设计的目标及原则;从个性突显、提高校园绿地景观可识别性的角度出发,得出医学类高校校园绿地景观的三个设计要点,旨在为医学类高校校园绿地景观的建设和发展提供理论依据。通过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通过对国内外高校校园绿地景观建设情况进行基础性分析后,得出了高校校园绿地具有辅助教育、传承文化、美化场所及改善环境等四个基本功能特性。2.从高校校园绿地景观建设的影响因素、高校校园绿地景观组成的景观要素以及高校性质等多个方面分析了高校校园绿地景观建设的共性与个性问题。由此得出,要充分挖掘医学类高校的历史传统、办学理念、校园精神、校风校训等精神建设的基础,深入研究如何以医学类高校校园绿地景观为载体,将这些精神建设基础融入其中,方能打造出可识别性强、个性突显的医学类高校校园绿地景观。3.通过上述相关的基础性研究,得出了医学类高校校园绿地景观研究的必要性,即彰显校园绿地景观的个性化,提高识别性;注重文化内涵,寓教于景,加强人文关怀。4.提出了建设个性突显,可识别性强;文化传承,辅助教育;人本思想,可持续发展的医学类高校校园绿地景观的设计目标,以及包括个性化原则、功能性原则、生态性原则、可持续发展原则、美学原则及安全性原则等原则在内的设计原则,并充分发掘医学类高校的自然因素、人文因素、文化因素,从中实现个性化,为医学类高校校园绿地景观设计提供了理论基础和依据。5.从个性突显、提高校园绿地景观可识别性的角度出发,得出医学类高校校园绿地景观的三个设计要点,即植物景观配置、公共空间营建及雕塑小品设置三个方面进行个性化校园绿地景观建设。针对校园本身的专业性质,在植物材料选择上,应用了大量的药用植物,既强化了校园内绿地植物景观的教育作用,又加强了其可识别性。在医学类高校校园绿地景观中设置雕塑时,应充分挖掘当地和高校自身的医学历史文化,设计相符的雕塑,以展示校园文化,突显个性,使其成为学校的标志,提高了校园的可识别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