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气管扩张症急性加重期的中医证候分布研究及辨证论治疗效观察

来源 :天津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iqing11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对支气管扩张症急性加重期住院患者进行中医证候调查,总结患者中医证候分布特点,为中医辨证施治提供理论依据;对支气管扩张症急性加重期采用基础治疗及中医辨论治的患者进行疗效分析及评价,希望为支扩的中医诊断以及个性化有针对性的中西医结合疗法提供思路,使更多病患能从中得到益处。方法:1.在呼吸科具有5年以上临床工作经验的医师指导下设计支气管扩张症患者情况调查表,收集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呼吸科支气管扩张症急性加重期住院患者,记录患者症状体征、基本情况及临床相关数据。使用SPSS25.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对急性期支扩患者的中医症状体征以是否存在定义为0和1后录入,使用频数、构成比描述一般资料及中医证候。对急性期支扩患者的中医四诊数据采用因子分析方法统计分析,并由具有相关临床工作经验5年以上的医师协助分析中医辨证分型,归纳总结急性期支扩的中医证候分布特点。2.根据患者用药方案将其分为西医组及中西医结合组即中医辨证论治治疗组,观察住院患者治疗前后中医症状积分、治疗有效率、1年内加重次数、白细胞计数(WBC)、中性粒细胞计数(NEUT#)、C反应蛋白(CRP)、氧分压(PaO2)、二氧化碳分压(PaCO2)、血氧饱和度(SO2)指标,总结分析临床疗效。使用SPSS25.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临床疗效数据中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结果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不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和有序等级资料采用非参数检验,结果用四分位数表示,计数资料则用卡方检验,总结分析两组疗效。结果:一、支气管扩张症急性加重期患者中医证候分布特点1.患者一般资料:本研究共纳入符合诊断标准的117例支扩急性加重期患者,其中男性患者52例,女性患者65例,男女比值为44:55。平均年龄为(68.63±13.02)岁,最大患者92岁,最小患者16岁,年龄分段人数最多的为60~70岁。平均身体质量指数为(20.94±2.14)kg/m2,最大值27.3,最小值15.7,偏瘦患者11人,占比9.4%,正常患者97例,占比82.9%,过重患者9例,占比7.7%,无肥胖患者。合并慢性基础病居前三位依次为高血压病40人,占整体的34.2%,心脏疾病36例,占整体的30.8%,慢性阻塞性肺疾病33例,占整体的28.2%。117例患者中有44例(37.6%)患者有吸烟史,17例(14.5%)患者有饮酒史。2.证候分布:117例支扩急性加重期患者,排名前10位症状体征依此为咳嗽、呼吸困难、胸闷、苔黄、纳呆、苔腻、苔厚、咳黄痰、脉滑、夜寐欠安;其他居前30位次频率较高的症状有胃脘不适、舌暗红、脉数、咯血、咳白痰、舌红绛、发热、苔白、苔薄、乏力、心悸、大便干、舌淡红、汗出、脉细、目涩昏花、气短、咳黄白痰、面淡红、头晕、胸痛、脉沉、周身不适、尿频、恶寒、口干、少苔、口淡红、面红、舌淡。病性要素标实以痰湿、痰热为主;本虚以气虚、阴虚为主;病位以肺、脾、肾、肝为主,兼心、胃、小肠。可能出现的证型为:痰湿蕴肺证>痰热壅肺证>肝火犯肺证>肺脾气虚证>肺肾气阴两虚兼血瘀证>风热犯肺证。二、支气管扩张症急性加重期患者辨证论治疗效观察1.患者一般资料:本院患者中医辨证治疗接受度较高,117例支扩急性加重期患者中有92例运用中西医结合治疗,25例患者仅用西医常规治疗。中西医结合组中男女构成比为19:27,西医组中男女构成比为14:11。92例中西医结合组患者平均年龄为67.18±1.331,25例西医组患者平均年龄为73.96±2.564。92例中西医结合组患者身体质量指数平均值为21.20±0.227,25例西医组患者身体质量指数平均值为19.96±0.334。2.痰培养结果:中西医结合组支扩患者的痰培养结果60例为正常菌群,占比65.2%,2例为铜绿假单胞菌,占比2%,检出肺炎克雷伯菌、克氏柠檬酸杆菌、阴沟肠杆菌均为1例,占比1.1%。西医组支扩患者的痰培养结果为正常菌群15例,占比60%,检出铜绿假单胞菌及肺炎克雷伯菌均为1例,占比4%。其余患者未进行痰培养检测。3.用药情况:⑴中西医结合组: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辨证使用中药,常用中药为甘草、黄芩、桑白皮、苦杏仁、前胡、浙贝、鱼腥草、桔梗、陈皮、半夏等,主要功效为清热化痰、止咳平喘、清热燥湿、理气、清热解毒、活血化瘀等。组方考虑为:清金化痰汤、桑白皮汤、麻杏石甘汤、银翘散、六君子汤、五苓散等加减,临床用药规律与中医证候分布研究相符,符合辨证论治。⑵西医组:以抗炎、止咳、化痰、平喘等治疗为主。4.疗效分析:⑴中医症状积分及有效率:中西医结合组治疗前13.00(10.00~17.75),治疗后5.00(4.00~7.00),西医组治疗前12.00(9.00~16.50),治疗后7.00(5.00~9.00)。支扩患者经中西医结合及西医治疗后中医症状积分均下降,两组治疗前后的组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中西医结合组的治疗有效率为95.7%明显高于西医组80%。⑵急性加重次数及加重间隔时长(月):中西医结合组平均1年加重次数为1.24次,西医组平均1年加重次数为2.08次,P>0.05,两者无统计学差异。中西医结合组加重间隔时长(4.43±2.461)明显长于西医组(2.58±1.071),两组间比较有统计学差异。⑶实验室数据:(1)血常规及CRP:WBC:中西医结合组治疗前(9.0696±3.49806),治疗后(7.2592±2.60542),西医组治疗前(10.0292±3.79046),治疗后(8.3287±4.09472)。两组治疗前后的组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NEUT#:中西医结合组治疗前5.9650(4.0800~8.7125),治疗后4.2400(3.2450~6.4475),西医组治疗前6.3400(5.2300~10.0150),治疗后5.2800(3.2350~6.5387)。中西医结合组组内比较有统计学差异,西医组组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RP:中西医结合组治疗前CRP为18.7200(8.1525~58.7000),治疗后CRP为5.3550(3.5725~11.4000),西医组治疗前CRP为37.3300(7.5950~100.200),治疗后CRP为17.5000(7.2400~34.5674)。两组治疗前后的组内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治疗前两组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血气:PaO2:中西医结合组治疗前78.15(67.05~86.35),治疗后84.50(77.13~90.58),西医组治疗前77.90(68.00~87.00),治疗后78.40(68.95~83.15)。中西医结合组组内比较有统计学差异,西医组组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aCO2:中西医组治疗前45.15(41.10~49.30),治疗后40.40(37.60~45.57),西医组治疗前45.60(41.80~50.55),治疗后40.73(37.11~47.80)。两组治疗前后组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的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SaO2:中西医结合组治疗前93.60(91.20~95.50),治疗后96.70(94.88~98),西医组治疗前93.30(91.40~94.85),治疗后96.50(93.65~98.13)。两组治疗前后组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研究结果显示支气管扩张症急性加重期患者的病性要素标实以痰湿、痰热为主;本虚以气虚、阴虚为主;病位以肺、脾、肾、肝为主,兼心、胃、小肠。主要证型为痰湿蕴肺证、痰热壅肺、肝火犯肺证、肺脾气虚证、肺肾气阴两虚兼血瘀证、风热犯肺证,把握其证候特点,以期为中医辨证论治及中西医个体化治疗提供可行的思路。在本研究中中药治疗在改善中医症状积分、治疗有效率、加重间隔时长、CRP及氧分压等方面疗效优于西医治疗,说明中西医结合治疗有其特色优势,能改善整体、提升正气、缓解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其他文献
目的大量临床研究发现胃癌患者术后胆囊结石的发生率高于正常人群,但其高危因素及胃癌术中是否预防性切除胆囊(Prophylactic Cholecystectomy,PC)目前仍无定论。通过本研究进一步明确胃癌术后胆囊结石形成的危险因素,并讨论预防性切除胆囊的必要性,以期能为临床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方法收集2009年1月到2013年12月就诊于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行胃癌根治术且术后病理诊断为胃癌患者
图G=(V,E)的一个树分解是将结点集V的子集作为树T的节点,使得在树T上任意一条路径的两个端节点之间的交集包含于该路径上的任意一个节点中,T上最小(节点)对应子集的元素个数减1定义为分解树的宽度,而图G的树宽是指所有分解树中宽度最小的值。一个合取范式(CNF)公式可以用一个二分图G=(VèC,E)表示(公式的因子图),其中变元结点集C对应为公式F中的变元集,子句结点集对应为公式中的子句集,变元在
本翻译实践的英文材料为弗朗西斯·奥戈尔曼(Francis O’Gorman)主编的《剑桥罗斯金指南》(The Cambridge Companion to John Ruskin)一书中的第十二章。这一章主要介绍了罗斯金在技术方面的见解及思想,作者艾伦·戴维斯将重点放在摄影和版画制作领域,试图去列举罗斯金对他所面临的相关技术问题的反应与态度。罗斯金对发展的技术持中肯态度,接受他认为有用并可以提升生
外层围护结构中大面积的玻璃幕墙使得建筑能耗显著增加,我国建筑总能耗占到全社会总能耗的46.7%。其中,由外窗传热引起的能耗占到建筑总能耗的25%-40%左右。由此可见,提高外窗系统的保温隔热性能,减少外窗能耗是提高建筑节能的关键环节。半透明光伏窗作为光伏建筑一体化技术在建筑节能领域的一种典型应用形式,可以在满足室内采光的同时,为建筑提供部分的电力需求,被认为实现是绿色建筑发展的有效途径之一。因此,
丛枝菌根(Arbuscular mycorrhizal,AM)真菌在陆地生态系统中普遍存在,为植物提供氮、磷等营养元素并参与生态系统养分循环过程。然而在全球变化背景下,AM真菌对植物个体-群落
类案裁判方法总结深度应用,准确把握司法规律与人工智能特征,植根于司法公正、司法为民的根本价值目标,在促进适法统一、传承审理经验、协助普法释法、促进智能司法等方面发
在饮用水中的药品和个人护理产品(PPCP)引起了越来越多国内外学者的关注,甲氧苄氨嘧啶(TMP)是水环境中的常见药物之一。最近,由于UV/free chlorine氧化体系中会生成HO·和Cl·、Cl O·等反应活性物质,因此被认为是UV/H_2O_2工艺的新兴替代方法。但是由于水体的背景条件及氧化剂浓度等条件均会对氧化效果产生影响,所以本文进行了UV/free chlorine的TMP降解的动力
烟草育苗是烤烟生产的一个关键环节。现阶段主要采用漂浮育苗进行烤烟育苗,其优点是节约苗床用地,烟苗便于调控,烟苗整体素质提高,抗病性和抗逆性增强,但其存在成本较高,大面
目的探讨动态血糖监测系统(CGMS)的临床应用及护理对策。方法对30例使用动态血糖监测系统(CGMS)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0例病例中有3例每天发生无症状低血糖,占10%;2例发
会议
目的:探讨微创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MPCNL)治疗青春期前儿童肾结石术后引起发热性尿路感染(FUTI)的相关因素及其预防治疗策略。研究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18年8月在我院小儿泌尿外科进行MPCNL治疗的360例上尿路结石患儿的临床资料,包括年龄及年龄结构、性别、有无既往同侧肾脏手术史、有无肾脏解剖异常、术前尿培养结果、术前尿常规白细胞计数、肾盂肾盏扩张(肾积水)、术前肾盂积脓(脓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