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同义并列复用,即两个意义基本相同或相近的词结合在一起,表示的是同一概念,指同一事物,表达同一个语法意义和作用,这样的词汇现象,我们可以认为是“同义并列复用结构”。它是古汉语中一种重要的语言现象,把握了这一现象,对注释、阅读古书,研究古汉语词义及“同义复合词”的产生都有重要意义。本文以《国语》《国语注》为语料,对其中的同义并列复用结构从共时及历时的角度进行穷尽性的研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说明本文研究的对象,以及前人对此研究情况的概述和研究的目的、意义。 二、对同义并列复用结构性质的界定,即解决它到底是词还是词组的问题。由于词和词组的划分一直是一个难以解决的问题,以及它自身的特点决定了它的性质难以确定,因此我们把它界定为一种结构,包括三种类型。 三、定义这一概念,确定它的判定标准,分析它的构成规律以及说明在对它内部词差异的处理上重点在“同”而不是“异”。 四、将《国语》中的同义并列复用结构分成两大类,实词型和虚词型。实词型包括名词性,形容词性和动词性的。 五、从历时的角度比较《国语》和《国语注》中同义并列复用结构的数量及特点。 六、经过分析研究,发现同义并列复用结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1、一般同义词具有的基本特点。2、意义的单一、明确性。同义并列复用后共同表达一个完整的意义,不能分拆。3、结构组合的灵活性。既可连用也可单用;既有双音节也有多音节;次序不固定;可以随意组合。4、词性的基本稳定性。5、语法功能的单一性。6、词义构合的复杂性。对它的词义构合关系进行归类探源。7、在发展过程中具有传承性,将它与传承到现代汉语中的词进行比较。 七、从多个方面分析同义并列复用结构产生的原因,同义词的存在是其基础,另外人们的联想心理,“同义为训”体例的影响,自身的能产性及语言发展的需要都是其形成的重要原因。 八、简要分析同义并列复用结构在语言以及训诂中的作用和意义。 结语部分对本文做了一个整体性的概括、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