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网络技术发展以及智能手机的不断普及与更新换代,使用手机进行阅读正逐渐为越来越多的读者所接受。但同时普遍存在这样的问题是:长时间的阅读会对使用者的眼睛造成较大负担,使眼睛出现酸痛、视力模糊、流泪等症状。因此良好的手机进行阅读界面成为手机阅读体验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通过改进界面设计降低读者阅读疲劳逐渐成为手机阅读App研究的重要内容。本文首先通过分析目前具有代表性的手机阅读App的现状、用户体验与需求、产品特点、信息架构等方面,提炼手机阅读App主要功能,并将用户需求具体分为三层次(即本能、行为、反思)进行分析,通过用户需求的问卷调查,结合Kano模型和用户满意度评价,确定了魅力质量中的“推荐适合阅读的字体、字号”和必备质量中的“可手动调节字体型号大小、行间距、亮度”是影响视觉疲劳程度的主要界面设计要素,最终选择与两质量都密切相关的字号要素作为研究的主要设计要素。然后,通过眼动仪实验收集5种不同字号的文本在阅读过程中读者的瞳孔面积变化,根据字号对瞳孔面积的单因素分析,分别探究了眼动仪数据中的均值、最大值、最小值与平静状态下瞳孔面积的相对大小。同时通过阅读过程中读者的主动反馈和阅读结束后填写的视觉疲劳程度七点likert量表,定量描述不同阅读阶段的视觉疲劳程度,根据瞳孔面积相对变化量与视觉疲劳程度的相关性分析,确定瞳孔面积最小值用于描述视觉疲劳程度最为合适。从而确定适合手机阅读的字号优先级顺序为25pt>20pt>15pt>30pt>1Opt,并建立视觉疲劳程度评价模型,用于定量描述瞳孔面积最小值相对变化量与视觉疲劳程度的关系。最后,基于上述研究成果,针对“番茄阅读”中“发现”“精选”“书城”“我的”四个一级页面以及各自的二级页面进行“番茄阅读”手机阅读App的界面设计进行了实践验证,以期在一定程度上减轻用户在总计过程中的视觉疲劳,提升用户深度阅读体验。本论文作为手机阅读App界面设计的字号大小的基础性研究,在不同实际项目中均能有所应用,为手机阅读App界面设计字体定量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同时瞳孔面积最小值相对变化量与视觉疲劳程度的关系模型可推演至其他界面研究,以评价界面设计方案对视觉疲劳的影响,以此来确定App界面设计的优化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