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证券市场的发展,上市公司利用关联交易进行盈余管理越来越成为市场关注的热点问题。2006年2月财政部企业会计准则做了相应的完善,在会计信息特征上更注重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在环境许可的条件下均采用公允价会计计量模式,如债务重组、非货币交易等,这又给了上市公司利用关联交易进行盈余管理提供了一定的空间,而与此同时我国《关联方披露》也更加强了对关联交易的揭示。那么新的会计准则出台后,这种利用关联交易进行盈余管理的现象是否依然存在?新的会计准则的相关规定是否能够改变或改善盈余管理的现状?本文也是基于对这些问题的思考展开的。
本文首先介绍了国内关联交易盈余管理方面的实证研究现状,和关联交易与盈余管理的基本理论,接着分析了关联交易的发展变化情况,然后对上市公司利用关联交易进行盈余管理的行为动机进行了描述性统计分析和实证研究。结果发现:在新会计准则实施后,被出具标准无保留审计意见的上市公司依然在利用关联交易进行盈余管理的行为,但不同行业其表现不同。其中,净资产收益率在0%附近的上市公司盈余管理行为并不突出。利用关联交易进行盈余管理的债务契约动机在我国上市公司中不具普遍性。上市公司的关联交易程度与其实际的所得税率不相关,规避所得税的动机不明显。最后,本文结论部分总结了研究成果并提出相应建议,同时也指出了对今后研究的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