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93年9月,深圳宝安集团通过其上海公司在证券市场购买了上海延中实业股份公司占总股本19.8%的股权,由此我国的证券市场开始进入一个更高的发展阶段,即上市公司并购重组阶段。近几年来,我国证券市场中的上市公司重组事件不断增加,截止到目前为止,每年在证券市场中发生的上市公司重组事件达到数百件。在证券市场中,每次上市公司发布重组信息,都引起投资者的关注,引发股票价格的变化。上市公司频繁的重组,同时也引起了经济学者的关注。我国加入WTO之后,如何面对国外强有力的竞争,如何改变我国企业资本规模和产出规模偏小、技术管理水平不高的现状,是国内经济界最关注的问题之一。对于上市公司而言,为了应对加入WTO后的激烈竞争,为了能够在短时间内做大做强,行业内和跨行业的重组是必不可少的。上市公司通过重组,创建中国自己的企业巨无霸,这样才能在与外资的竞争中占据优势,立于不败之地。中国的资本市场经过近年来的快速发展为投资者提供了越来越宽松的外部环境,各种资本力量都不遗余力的参与到上市公司的重组之中,上市公司进行重组的原因是什么;上市公司重组都会引起资本市场的反应,上市公司的股价会发生剧烈的变动,这种变动将影响公司股东的财富变化,上市公司重组是否给公司股东带来了财富的增加;上市公司重组致使企业的各种经济资源进行重新的整合,上市公司的经营业绩改变,重组的绩效如何,是否真正的起到了资源优化配置的作用;对于证券市场中上市公司重组的现状,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政策,这些都是本文将要回答的问题。本文收集了2001年、2002年和2003年上市公司重组的相关信息,利用获得的数据对上市公司重组的模式进行分析,并利用事件分析法和财务分析法对上市公司重组绩效进行了分析。本文的框架结构是引言、正文和结论。正文一共分为九章,四大部分。第一、二章属于第一部分,讲述上市公司重组的概念和现状;第三、四章属于第二部分,讲述上市公司重组的原因分析;第五章属于第三部分,对上市公司的重组样本进行分析;第六、七、八、九章属于第四部分,对上市公司重组后的绩效进行分析。作者利用事件分析法对财富效应分析和财务数据分析法对所选取的样本数据进行分析,得出了以下结论。1.在2002年,从股东财富的增长来看,上市公司重组是没有绩效,沪深两地上市公司股东分别获得了-7.6581和-6.4375的显著的累计超常收益,即沪深两地上市公司股东非预期的损失了累计765.81%和643.75%的财富。上市公司股东没有从企业的重组中获得正的超常收益,反而损失了大量的财富,这说明重组是没有绩效的。2.在2002年,深市上市公司的重组绩效要好于沪市重组公司。分别对深沪两地重组公司样本的累计超常收益的平均值进行分析,发现深市样本的累计超常收益的均值大于沪市样本,并且变化幅度要小于沪市样本。深市上市公司重组后的累计超常收益率高于沪市,并且深市重组公司的平均累计收益率也要高于沪市,因此可以认为深市上市公司的重组绩效要好于沪市。3.通过对所选取样本的年度收益率与市场预期收益率对比后发现,沪深两地的样本数据相关指标比例是比较接近的,没有显著的差别,无论是具有正的收益率,还是具有正的超常收益,两地样本在各自样本中的比例差距不大,这说明<WP=5>两地市公司在重组分布上是一致的。4.对样本的年度收益率和超常收益率进行纵向对比,把2002年的相关数据与2003年的相关数据进行对比后发现,上市公司的重组绩效具有短期性,在重组的次年,具有正的超常收益的公司比例从27.5%急剧下降为11.6%,上市公司重组绩效不持久。5.上市公司重组后的五项财务指标数据分别在2002年年中与2001年年末、2002年年末与2001年年末和2003年年中与2002年年末的变化率进行对比后发现,在时间上呈现出先上升再急剧下降的趋势。上市公司的重组绩效是短暂的,上市公司的经营业绩增长不具有可持续性,往往在重组第二年就呈现出经营业绩下滑现象;另外上市公司的现金净流量指标和净资产增长率指标在不同时期都是逐步的,这在某种程度上说明上市公司的财务状况在恶化,重组给部分上市公司的运营带来不良后果。6.上市公司的财务指标在2002年年中、2002年年末和2003年年中数据的均值和方差分别与相对应上市公司整体财务状况进行对比后发现,在每股收益指标上,重组绩效不明显;在净资产收益率指标对比中,重组当年的均值大于市场整体水平,并且变化幅度小于市整体水平,证明上市公司重组有显著的绩效,但是到了重组的次年,样本指标恶化,均值低于市场整体状况,变化幅度也变大,表现出上市公司重组绩效的短暂性。对每股收益和净资产收益率指标的均值与相对应的市场预期值在不同时间进行对比后发现,每股收益大于市场预期的比例在重组后的第一年从重组当年最高59%下降到50%;净资产收益率大于市场预期值的比例在重组后的第一年从重组当年最高86.2%下降53.6%,这同样说明了上市公司重组具有短暂性。7.对所选取的五个财务指标在2002年年末与2001年年末、2003年年中和2002年年末的相关比例对比中,从盈利指标来看,在重组当年有40%左右的公司的经营业绩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