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广东书院空间形态研究

来源 :华南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cutwang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书院是中国古代士人的一种文化教育组织,是中国传统社会的一种重要教育机构。它不同于官学,具有浓厚的民间色彩,也不同于一般私学,是一种社会办学的独特体制。书院自唐代出现,经宋、元、明、清各代发展,历时千年,普及全国,对于传播文化、培育人才、发展学术、促进社会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在我国教育史、学术史和文化史上具有极为重要的历史地位。广东自南宋初现书院,发展至清代成为全国书院最多的省区。本论文以文献资料为基础,对清代广东书院的历史背景进行总结与阐述,结合实地情况,从选址与环境、空间布局、单体建筑三个层面进行清代广东书院空间形态的梳理分析,对其空间形态特征进行归纳总结。本论文第二章是对清代广东书院历史背景的整理阐述,从书院自身的定义、特点、沿革历程,到清代广东书院的发展情况、分布情况。第三章是对清代广东书院选址与环境的分析总结。广东书院选址有长久的山林偏向,形成几种“形胜”的环境模式;又不能不受物质因素的影响,有向市井而建的需求,但仍然以山林环境为追求。第四章是对清代广东书院空间布局的分析总结,包括书院的功能组成、空间布局基本特征、空间布局形式、空间布局序列、空间布局文化内义等方面。第五章是对清代广东书院单体建筑的分析总结。对书院主要建筑——讲堂、祭祠、藏书楼、斋舍的建筑功能、布局位置、空间形式等方面进行阐述分析,列举了若干现存建筑实例,并总结阐述了清代广东书院建筑的美学风格。
其他文献
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对研究生综合素质能力的提升有了进一步的要求。通过对当代研究生群体特点的分析,探索研究生育人与自育相结合的管理模式。实践证明,研究生学生工作助
研究了双色激光场对运动三能级原子的激光冷却,通过数值计算,分别得到了在不同光强、不同频率、不同传播方向条件下,原子在双色场中冷却的最终温度与双光子失谐的关系.结果表明,当
近几年,为了充分挖掘池塘生产潜能、规避单一养殖河蟹的风险,各地都开展了蟹池多品种混养模式的摸索和研究。兴化市渔业技术指导站承担省水产三新工程"多品种养殖模式研究与集
语言学科的研究和教学实践表明,选用语言材料(例子)在其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没有具体例子,语言的研究和教学都无法进行。目前《现代汉语》课堂教学用例的选用,大多处于随意、繁多
“还原现场”的方法可以有效激发学生对现代文学的兴趣,提高学生解读现代文学作品的能力,丰富学生的情感认知和审美情操,培养学生科学的历史意识和历史眼光,最终实现学生的自我观
通过糠醛/8-羟基喹啉铝聚合物(PFQ)与纳米TiO2的复合制得了光活性很高的催化剂,并通过FTIR,UV-Vis,ESR等手段对光催化剂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糠醛/8-羟基喹啉铝聚合物与纳米Ti
利用半群上的关系L,定义了毕竟C-rpp半群,毕竟C-rpp半群是不同于C-wrpp半群的C-rpp半群的推广.证明了半群S是毕竟C-rpp半群当且仅当S是左消幺半群的强半格的膨胀,并且半群S是毕竟
借鉴卡尔曼滤波的思想,建立了一种基于小波变换的自适应迭代图像除噪算法.实验结果表明,算法是有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