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钢结构住宅以其装配化程度高、施工速度快和材料可回收利用等优点越来越受到重视,是实现建筑产业化发展的必然选择。钢框架结构是钢结构住宅应用最广泛的结构形式,但其在地震作用下变形较大,因此为了提高钢框架结构的抗侧刚度,通常在部分梁与柱之间设置竖向支撑,形成钢框架-支撑结构体系。现阶段关于钢框架-支撑结构体系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钢框架-支撑结构的整体受力性能以及支撑与梁柱节点连接等方面,对于钢支撑与方钢管柱连接形式的研究还很少,并且目前几种常见的连接方式均存在诸多问题。由于现有连接形式的施工工艺复杂,质量不易保证等缺点,难以满足建筑工业化生产的要求,因此对钢支撑与钢框架连接的新型节点进行研究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和研究意义。本文首先设计了两种K形钢支撑与方钢管柱之间连接的新型连接节点,分别为钢板加强式方钢管柱-K形钢支撑连接节点和T型钢连接的方钢管柱-K形钢支撑连接节点。采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BAQUS对两种节点进行建模分析,分别进行单调加载和往复加载,通过对节点的荷载-位移曲线、滞回曲线、骨架曲线、延性、刚度退化等进行分析,研究节点的极限承载力、耗能能力、节点的破坏方式和受力机理,并对各组成构件的尺寸等影响节点力学性能的相关参数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对采用两种新型节点的钢框架进行有限元数值模拟,对钢框架的延性、初始刚度和极限承载力等力学性能进行分析。分析结果表明:钢板加强式方钢管柱-K形钢支撑连接节点和T型钢连接的方钢管柱-K形钢支撑连接节点的传力路径和破坏机理均符合设计要求。两种节点在单调及往复荷载作用下具有良好的工作性能。单调荷载作用下各阶段力学特征分明;节点具有良好的承载能力和延性,往复荷载作用下具有良好的延性及抗震性能,两种节点的延性和耗能能力均满足相关规范要求。通过对采用新型节点的钢框架的荷载-位移曲线和各部分应力进行分析可知,采用两种新型节点的钢框架在荷载作用下,各构件的屈服顺序为:工字形钢支撑、工字形钢梁、方钢管柱。两种新型节点在钢框架整体受力的过程中均表现出了很好的适应变形的能力,同时也证明了外置支撑钢框架结构体系中采用K形支撑的可行性。在有限元分析的基础上,根据相关设计规范要求,并参照现有钢框架支撑结构的施工方法,本文给出了两种新型节点的施工建议,为两种新型节点在装配式钢结构住宅中的应用提供一定的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