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我国农业教育旅游发展尚不成熟。由于缺乏成熟的教育理论指导,缺乏教育活动和教育方法融入,农业教育旅游缺少创新设计与产品的深加工,农业旅游的教育功能仍旧停留在“农业知识自发传播”的初步阶段。伴随着体验经济的发展,游客需要更加个性化、人性化的消费来满足发展需要,这就要求旅游从业者必须从个性化需求角度设计产品。在当今社会倡导的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理念下,本文试结合教育三维目标理论,将教育、体验与农业旅游相融合,设计农业教育旅游产品,从而提升农业科普基地和农业景区的教育功能。本文基本研究内容及结论如下:第一章主要从研学旅游、体验经济与农业旅游的发展情况等方面阐述了选题背景。在教育三维目标基础上,提出了适用于农业教育旅游产品开发的KAPT模型。第二章重点介绍了与农业旅游、教育旅游、教育三维目标、农业科普基地开发相关的研究。指出了多数的农业旅游中忽视教育开发的问题。教育三维目标是指导农业科普基地教育功能开展的重要理论基石。教育三维目标理论与农业科普基地的教育功能挥发之间存在高度的契合性,教育三维目标对于后者而言,具有重要的启示性意义,由于没有注意到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对于发挥农业旅游的教育功能的重要作用,是造成农业科普基地教育功能缺失的根本性原因。基于教育三维目标进行农业教育旅游产品开发,符合当今知识与体验经济背景下对于旅游资源新的认知,有利于发挥旅游资源的最大价值,促进农业旅游的可持-续发展。第三章界定了农业教育旅游产品的概念,之后介绍了农业教育旅游的特点,分析农业教育旅游的可行性,从三个层面分析了当前农业教育旅游开发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措施。第四章作为文章重点,主要介绍了 KAPT各模式下的农业教育旅游产品的开发。概括了 KT、AT、PT三个模式下农业教育旅游产品的特点,并提出了与模式相对应的农业教育旅游产品的开发提升策略。将美国霍桑山谷农场作为KAPT模式的案例,分析其是如何达到KT、PT、AT三方面均衡发展;将日本四季彩之丘作为KT模式下发展成功的案例,从KT式农业教育旅游产品的特点分析其是如何达到教育的目的;在PT模式分析中,将台湾活力健康农场作为成功案例并展开分析;最后以莫斯科的送冬节作为AT模式中发展成功的案例,分析其是如何开发农业旅游资源最终达到达到教育目的。按照农业科普基地的教育产品的体系对农业旅游资源进行开发,有利于突出农业旅游资源的教育功能。第五章以宁波市鄞州区的天宫庄园为案例,通过区域概况、市场与资源分析,提出天宫庄园农业旅游资源的教育功能的提升策略与产品设计。最后对于桑果节进行开发模式设计,深入挖掘景区的特色资源,将DIY桑葚酱进行过程设计,试图呈现景区与游客双赢的局面。第六章结论研究。回顾总结了全文的基本观点,发挥农业旅游产品的教育功能是促进农业旅游发展的有效途径;教育三维目标对于农业科普基地的教育功能开发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KT、PT、AT模式对于农业教育旅游产品的开发具有指导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