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托尼·莫里森是当代美国杰出的黑人女性作家。《家园》是莫里森的第十部小说,出版于2012年。自问世以来,受到国内外专家学者高度的关注。目前,多数文章及论文对《家园》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主题分析,创伤理论,叙事策略及与其前期作品对比的角度。从生态批评的视角解读《家园》是一个新的尝试。生态批评是文学研究与当代生态思潮的结合,是文学研究的绿色化,是对生态危机的综合回应。它主要揭示文学作品中所蕴含的生态思想。生态批评家倡导人回归自然,获得精神慰藉。本文采用鲁枢元“生态三元论”思想作为理论基础,从生态批评视角研究《家园》中所体现的自然生态,社会生态及精神生态,三者相互制约,相互促进。只有协调好它们的关系,人类才能真正构建生态和谐家园。由于生态环境的恶化,生态批评理论应运而生。莫里森的《家园》恰恰体现了生态批评的相关特质。在此基础上,本文绪论部分对莫里森创作理念及其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简要梳理,并提出本文的研究意义。论文主体部分分别从自然、社会、精神三个方面来阐释《家园》中所体现的生态思想。在自然生态方面,通过对西部自然景观的描写,自然遭到破坏以及主人公与自然和谐的关系,莫里森表达了自己的自然生态观。除此之外,种族的歧视,异化的家庭关系及黑人内部的矛盾为弗兰克和茜的成长带来了一定的伤害;社区人民对茜的帮助及弗兰克最终与茜的团圆彰显了莫里森关于人与人之间互助、平等、和谐共处的社会生态思想。与此同时,扭曲的社会关系导致人精神生态的失衡。通过对弗兰克和茜“精神真空化”的描述及其最终的自我救赎,自我认知的重建,莫里森提出“爱”是重建黑人精神生态的一剂良方。总之,莫里森关注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倡导只有回归自然,不同种族及种族内部相互包容,博爱,人类才能真正构建生态和谐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