甜菜夜蛾载脂蛋白D和虫青素的克隆、表达及其与杀虫剂亲和性研究

来源 :南京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ngnaizh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使用杀虫剂是防治农作物害虫的重要手段,杀虫剂发挥杀虫作用的前提是必须进入害虫体内,并经血淋巴转运到分子靶标干扰害虫的某个重要生理过程,从而起杀虫作用。然而,关于杀虫剂在昆虫体内的转运机制并不清楚,杀虫剂进入血淋巴后怎样被运送到作用靶标仍是未解之谜。本研究将探讨甜菜夜蛾体内某些运载蛋白与杀虫剂运输的关系,以填补杀虫剂毒理学领域的这一缺失环节。首先开展了甜菜夜蛾载脂蛋白D(SeApoD)、虫青素(SeIns)和脂蛋白Ⅲ(SeLpⅢ)基因的克隆,对这些基因编码蛋白的结构特征进行了分析;测定了这些基因的组织表达特性以及抗性与敏感种群间的表达差异;利用原核表达技术获得了可溶性的表达蛋白,据此开展了蛋白与杀虫剂结合亲和性的研究。具体研究结果如下:一、甜菜夜蛾载脂蛋白D、虫青素等基因的结构特征通过基因克隆,得到了 10个甜菜夜蛾基因,其中4个载脂蛋白D基因、1个脂蛋白Ⅲ基因和5个虫青素基因。利用NCBI线上工具CDSearch预测这些蛋白的结构域,结果表明,载脂蛋白D与虫青素编码蛋白均含有脂质运载蛋白家族的保守结构域“lipocalinapoD”,属脂质运载蛋白超家族的成员,其推定氨基酸序列均含有四个保守的半胱氨酸位点,表明其具有典型载脂蛋白D或虫青素的结构特征。脂蛋白Ⅲ含有脱辅基脂蛋白Ⅲ家族的保守结构域“ApoLp-Ⅲsuper family”,是属于脱辅基脂蛋白Ⅲ家族成员。同时,我们还对载脂蛋白D和虫青素的系统进化关系进行了分析。二、甜菜夜蛾载脂蛋白D、虫青素等基因的表达规律在获得基因序列的基础上,采用RT-qPCR技术,分析了载脂蛋白D、虫青素等基因在甜菜夜蛾幼虫的头、表皮、中肠、脂肪体和血淋巴这5个组织中的相对表达水平。结果表明,在甜菜夜蛾幼虫的各个组织中,4个载脂蛋白中SeApoD1与SeApoD2以血淋巴中的表达水平最高,其次是在脂肪体中,而SeApoD3和SeApoD4主要富集在幼虫头部表达;SeIns1在中肠与头部均有较高水平表达,SeIns2则主要在脂肪体与血淋巴中表达,SeIns3与SeIns4仅在血淋巴中高水平表达,SeIns5以头部表达最高,其次是血淋巴中。还比较了高效氯氟氰菊酯抗性种群与敏感种群间的表达水平差异,结果表明,SeApoD2、SeApoD3、SeApoD4、SeIns1、SeIns4 与 SeIns5 的表达水平在抗性种群中有显著地上调,而SeLpⅢ的表达水平却在抗性种群中显著下调。这些基因的组织表达特性为进一步探索其生理功能提供了理论依据,抗性种群中基因的上调表达与抗药性可能有一定联系。三、甜菜夜蛾载脂蛋白D、虫青素等基因的原核表达及其与杀虫剂的亲和性分析以PET-30a为原核表达载体,BL21为宿主细胞,通过原核表达技术获得载脂蛋白D与虫青素等蛋白。在0.5mM IPTG浓度下25℃诱导11h,获得了SeApoD4和SeIns1的可溶性蛋白,其余8种蛋白在包涵体中。将诱导温度降低到16℃后培养18h得到可溶性的SeLpⅢ与SeApoD3蛋白。采用亲和层析和透析技术纯化得到4种蛋白:SeApoD3、SeApoD4、SeIns1与SeLpⅢ。利用纯化得到的可溶蛋白,使用微量热泳动技术分析了这些蛋白与杀虫剂的亲和性。结果表明,虫青素SeIns1以及载脂蛋白SeApoD4与高效氯氟氰菊酯具有很高的结合亲和性,解离常数Kd值分别为0.18μM与9.04 μM;SeApoD3与高效氯氟氰菊酯也具一定的结合亲合性,Kd值为49.81 μM,但脂蛋白SeLpⅢ与该杀虫剂的亲和性很弱,Kd值为0.72 mM,说明该脂蛋白不能与此药剂结合。毒死蜱与这4种血淋巴蛋白的分析结果表明:载脂蛋白SeApoD3、脂蛋白SeLpⅢ与毒死蜱有较强的结合亲和性,解离常数Kd值分别为10.12 μM与4.14μM。虫青素SeIns1以及载脂蛋白SeApoD4与毒死蜱的结合亲和性都比较弱,解离常数Kd值分别为105.42 μM与1.4 mM。以上结果表明载脂蛋白和虫青素等蛋白可能参与了毒死蜱和高效氯氟氰菊酯在甜菜夜蛾体内的转运。综上所述,本研究对甜菜夜蛾的脂质运载蛋白进行了全面而系统的挖掘,理清了鳞翅目昆虫中这类蛋白的系统发生与演化情况;从这类基因的编码蛋白中,首次发现了与杀虫剂有高亲和性的脂质运载蛋白,并且这种杀虫剂结合蛋白在抗性种群中还显著的上调表达。昆虫体内杀虫剂结合蛋白的发现与鉴定,解答了一直悬而未决的杀虫剂在血淋巴中是怎样转运的这一毒理学问题,对解密害虫的抗药性机制有重要理论意义。
其他文献
学位
热带睡莲为睡莲科(Nymphaeaceae)睡莲属(Nymphaea L.)[1]植物中广泛分布于热带地区的类群的统称,是世界著名的观赏花卉,其花色艳丽、花型多样、香味浓郁、花期长,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在园林水景中应用十分广泛;同时还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和经济价值;自引入我国以来,在全国各地得到了迅速的推广应用,市场开发前景广阔。但是大多数热带睡莲在气温低于0℃时不易存活,在长江流域和北方地区露地越
学位
国内外研究表明流感病毒感染小鼠之后,除造成肺部损伤,还可能诱发肠道损伤。肠道微生物的状态与流感感染后机体的免疫调节密切相关,而目前的研究大多集中于肠道菌群对流感感染后肺部损伤的调节作用,胃肠症状往往被忽视,而这些症状也会加重病患的病情甚至威胁生命。对于流感的防治目前主要依靠化学药物、流感疫苗或抗生素,而益生元或益生菌在流感防治中的应用相关研究还较少。为探究益生元在缓解流感病毒感染诱发的小鼠肠道损伤
使用化学农药是控制农作物有害生物严重危害的重要手段,但农田害虫种群在杀虫剂胁迫下会产生适应性,连续不断重复使用单一农药产品会使害虫种群进化出抗药性,并最终导致防治失败。为保障可持续的农产品生产,抗药性已成为目前生产上有害生物综合治理面临的严峻挑战。对于产生高水平抗性的药剂种类,不得不暂停使用,替换使用无交互抗性的药剂或研发与应用新型药剂品种。但在目前普通发生多药抗性的情况下,新型替代药剂的研发越来
植物在生长发育过程中会遭受干旱、高盐、冷害等多种非生物胁迫因素的影响。非生物胁迫会使植物体内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大量积累,破坏细胞内蛋白质、脂质和核酸等生物大分子,进而产生氧化损伤,最终导致细胞死亡。植物在长期进化的过程中形成了一套复杂而又高效的抗氧化防护系统,进而减轻植物在环境胁迫下的氧化损伤。玉米钙/钙调素依赖性蛋白激酶(Zea mays calci
农田生态系统是大气氧化亚氮(N2O)和一氧化氮(NO)的主要排放源,其N2O和NO排放量分别占全球人为排放总量的60-70%和12%。菜地生态系统是农田生态系统中N2O和NO排放的热点区域。近年来蔬菜种植面积不断扩大,氮肥过量施用导致大量氮氧化物排放。施用有机肥是减少农田土壤氮氧化物排放的潜在措施,但目前有关有机肥对农田土壤N2O和NO排放影响的结果(增排或减排)尚存在争议。生物有机肥兼具传统有机
学位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