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上市公司融资次序的特征性表现为以下两点:外源融资优先于内源融资、股权融资优先于债权融资.前者与企业业绩有关,后者由企业决策者的目标函数决定.分析企业的融资行为之前必须先分析企业的性质,了解企业决策者的目标函数.中国上市公司存在严重的内部人控制,所以该文着重从内部人控制角度来解释中国上市公司的融资次序.中外内部人控制问题形成的机理不一样.在美国,股本结构的极度分散导致中小股东缺乏动力监督经理人,使经理阶层成为企业的真正控制者.但是中国上市公司内部人控制问题却由于股权太集中且无法流通造成实际意义上的"所有者缺位".同时,中外企业的外部约束也有天壤之别.美国有一个发达的资本市场和完善的兼并收购市场,外部置换经理人的压力使经理人必须兼顾企业的价值.而中国不存在这些外部约束,经理人可以肆无忌惮的最大化其控制权.内部和外部的区别使中外企业的融资行为不同.国外企业会适时在股权和债权间进行选择以在"控制权"和"企业价值"间平衡.中国上市公司经理人则完全倾向于没有实质性约束的股票以扩大控制权.中国上市公司的性质决定了其强烈的股权融资偏好,同时由于业绩不好导致其没有能力进行内源融资.所以中国上市公司形成了外源融资优先于内源融资、股权融资优先于债权融资的融资次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