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为中国金融走出去和进一步深入发展带来重要机遇。“资金融通”作为其中一项重要战略构想,加深了“一带一路”国家的金融联系,加强了沿线国家的金融合作,为区域金融合作发展带来新的契机。同时,由于合作面广、金融风险传导性强等特征,“一带一路”倡议又给中国的金融发展带来全新挑战,在克服自身金融体系风险防范不足,应对“一带一路”建设给中国金融发展带来的不良影响,需要在“一带一路”框架下构建中国金融风险防范机制,因此,进一步合理分析“一带一路”建设中存在的金融风险,探索金融风险防范的机制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从构建金融风险防范机制出发,立足“一带一路”建设中金融风险的内容,即市场风险、信用风险、国家风险和流动性风险,以及其形成原因,结合沿线国家投资环境因素,诸如投资环境多元化、各地区投资安全风险不一等,和我国金融业在快速国际化过程中的适应性问题,包括人民币国际化程度有待提高、金融风险应对机制不够完善、我国自身金融体制的不足与对沿线国家的金融环境的适应与融合有待加强等,对“一带一路”框架下金融风险防范机制构建的必要性进行分析和探讨。在此基础上,运用实证分析对金融风险防范机制构建的必要性和迫切性进行分析研究。本文认为,有效防范“一带一路”建设中可能出现的金融风险,构建“一带一路”框架下金融风险防范机制,需要立足于国内和国际两个视角,从国内来看,既要提升防范、监管、创新能力,构建完备金融风险防范机制,又要提高跨境综合业务能力,构建综合金融风险防范机制。从国际来看,一方面要着力构建“一带一路”系统性金融风险防范机制,另一方面积极构建“一带一路”金融合作协调共享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