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对甘薯糖蛋白进行了分离和纯化,并系统地研究了甘薯糖蛋白的降血脂功能。研究结果表明: 甘薯糖蛋白纯品为白色粉末,得率为0.25%(以鲜重计)。其水溶液呈粘稠状,不溶于高浓度的乙醇、丙酮等有机溶剂。在浓度为1.02g/ml时,pH≈5.6,特征性粘度为2.95mPa.s,比旋度[α]D25℃=+46°(C=0.29,H2O),紫外吸收峰为280nm。甘薯糖蛋白的分子量约为62 000Da,其中蛋白质含量约为10.71%,糖含量约为80.06%。 腹腔注射甘薯糖蛋白5~15mg/kg.d时,能显著降低高脂血症大鼠中血清胆固醇和甘油三酯的含量,尤其是血清胆固醇的含量,与高脂组相比呈显著性差异(p<0.01)。甘薯糖蛋白降低血清胆固醇的效应,主要表现在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而对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有降低作用。同时,与高脂组比较,甘薯糖蛋白对肝脏胆固醇含量的升高也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P<0.05)。 口服甘薯糖蛋白0~200mg/kg.d时,高脂血症大鼠的血清胆固醇下降率随着摄入剂量的增加而增大,但当剂量超过200mg/kg.d时,甘薯糖蛋白的降血脂功能反而有所降低。 甘薯糖蛋白的降脂机理主要是通过提高卵磷脂胆固醇酰基转移酶(LCAT)活性、增强糖的异生作用和保持其分子结构的完整性来实现的。将甘薯糖蛋白与其多糖部分的降血脂功能相比较表明,虽然其活性部位主要在多糖部分,但其蛋白质部分对降血脂功能有增强和促进的作用。 在高脂肪、高胆固醇、高糖和高蛋白四种不同的饮食条件下,甘薯糖蛋白均能显著降低动脉硬化指数(AI),抑制血清和肝脏中胆固醇含量的升高。在加工因素的影响中,以温度和氧化剂的影响最为明显。在70℃以内和pH值在3.5~7.5之间,甘薯糖蛋白的降血脂功能变化较小,超过此范围,降脂活性都有所降低,甚至失活。此外,氧化剂(如:高碘酸)对甘薯糖蛋白的降血脂功能也影响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