侦查阶段取证问题研究

来源 :吉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gand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无论是在刑法学,还是在刑法的研究和关注领域,犯罪问题都是研究和关注的核心问题,对犯罪问题的研究也是我们进行后续研究的基础。因为,只有当一个行为构成犯罪,或者说只有当法定的犯罪行为发生时,才会涉及到由犯罪行为所引起的法益侵害、造成严重的社会危害性、刑事违法、应受刑罚惩罚的问题,以及通过公正的司法程序,对实施犯罪行为的犯罪主体,进行刑罚惩罚的一系列问题。那么,打击犯罪,要依据法律,讲求证据,侦查机关在司法实践活动中的主要职责,就是负责在侦查阶段进行侦查取证,用证据形成一条客观的、闭合的、完整的证据链,来证实犯罪嫌疑人实施的犯罪行为。对犯罪行为的侦查取证工作,是一个由已知开始,探索未知的过程,是由结果开始,找寻原因的过程,实质上是由造成法益侵害的后果,到造成法益侵害行为的还原再现。侦查、起诉、审判,是司法实践活动的三个环节,司法机关对犯罪行为的构成认定,主要是依据我国目前所采用的,从苏俄时期刑法学所引进的犯罪构成四要件体系,即犯罪客观方面、犯罪客体、犯罪主观方面、犯罪主体,因此,侦查机关在取证的过程中也是从这四个方面着手。笔者在侦查取证的实践工作中,对犯罪客观方面取证时,遇到的难点是,受刑事科学技术水平的限制,侦查措施往往滞后于新兴的犯罪手段、取证过程中重实体而轻程序的问题等等;对犯罪嫌疑人的犯罪主观方面取证时,经常遇到的问题是,犯罪嫌疑人的供述与辩解极易隐瞒其真实的犯罪主观方面,意图逃避法律的制裁,实际上《以审判为中心的刑事诉讼制度改革意见》中已经提出,不得强迫任何人证实自己有罪的原则,所以在侦查办案中,如果再仅以犯罪嫌疑人的口供,作为认定犯罪主观方面的证据,显然是有悖于该原则的。那么,如何解决以上的问题,笔者结合工作实际与所学专业,提出了一些可行性对策。本文将从以下三个部分就侦查阶段遇到的取证问题及对策进行论述:第一部分,对侦查阶段进行概述,结合笔者在日常刑侦工作中遇到的几起案例,总结在侦查取证的过程中遇到的一些问题。第二部分,对侦查阶段,在侦查取证过程中所遇到问题的成因进行分析。第三部分,针对司法实践的现状、侦查取证阶段遇到的问题,笔者根据刑侦工作中的实际情况、与对所学专业的理解,提出了一些可行性对策。
其他文献
利用匹配渐近展开法,讨论一类非线性奇摄动边值问题中边界层内存在两个特异极限的多层解.首先,构造原问题的外部解;其次,利用伸长变量,求得了两个特异极限,进而得到了对应问
目的:探讨姜黄素(curcumin,CUR)对大鼠脊髓损伤后心、肺功能改变作用及其分子机制,阐明姜黄素通过ST2/IL-33炎性信号转导通路在改善大鼠脊髓损伤诱导的心、肺功能障碍中发挥的作用,为临床采用姜黄素治疗大鼠脊髓损伤后心、肺功损伤提供坚实的理论依据和药效学基础。方法:随机选取30只SD雌性大鼠进行基础饲料适应性饲养1周后称重,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上述大鼠分为3组,分别为假手术组(Sham,n
城市园林的大面积建设为城市绿化做出了极大的贡献。与此同时,城市园林植物病虫害的威胁也越发严重起来,本文从城市园林植物病虫害发生的原因入手进行分析,并总结了城市园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