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营销在我国家居装饰业的应用研究

来源 :西南财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engzheng36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待生活的态度已经开始转变,讲究生活品质正在逐步成为当今现代人的主流。在人类社会进入信息时代以后,生活的转型使得人们有80%的时间停留在室内环境中,室内空气质量是否受到污染就成为一个相当引人关切的话题。因此,人们在美化起居环境的同时,强调健康装修、环保装修也是极其自然、十分必要的。 当今,家居装饰市场已形成买方市场,而我国家居装饰企业产品差异性小、经营与服务缺乏自身特色、市场定位模糊、营销工具陈旧等问题已大大削弱了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如何应对市场的严峻挑战,是我们不得不考虑的问题。在日益激烈的竞争中,一个企业能否获胜,并不完全取决于其规模、实力、产品,而更多取决于这个企业的竞争优势是否与目标市场相适应及适应程度,企业只有通过市场创新、更新经营观念、寻找最佳营销模式,才能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在营销新理念不断涌现的今天,绿色营销受到了广泛的关注。英国威尔斯大学肯·毕提(Knpeattie)教授在其所著的《绿色营销——化危机为商机的经营趋势》一书中指出:“绿色营销是一种能辨识、预期及符合消费的社会需求,并且可带来利润及永续经营的管理过程。”它是传统营销的延伸,意在满足消费者的绿色需求,实现消费者需要和生态的双赢。因其更注重消费者的满足程度,良好的沟通极大地拉进了企业与消费者之间的距离,使企业能够更好地了解消费者,从而真正实现市场营销“以顾客为中心”的理念。 正是基于此,本文针对影响我国家居装饰企业竞争能力的主要营销问题,重点研究在我国家居装饰业中绿色营销的应用前景。为了全面、深人地探讨绿色营销的优势对家居装饰企业竞争力的促进作用,本文以实证分析与理论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在对绿色营销理论进行梳理的基础上,通过对当前家装行业营销现状的主要问题和家居装饰业所处的营销环境的分析,结合家居装饰业营销发展趋势、家居装饰产品的现状和发展趋势以及我国企业开展绿色营销的社会、经济和技术条件,探讨绿色营销对家居装饰企业市场竞争力的促进作用、家居装饰企业开展绿色营销活动的可行性以及在实践中的方法性问题。 第一章概述我国家居装饰业的特点及行业现状、家居装饰企业营销中的主要问题,在对家居装饰企业营销环境的分析下,提出我国家居装饰企业应用绿色营销来增强市场竞争力的观点。 第二章主要对绿色营销的理论研究。本章共分为两节,第一节先对绿色营销的含义进行全面的理解,然后分析绿色营销与传统营销的区别及其发展的理论基础;第二节主要分析开展绿色营销活动的方法性问题。此章对绿色营销理论的分析为研究家居装饰企业应用绿色营销提供了理论依据。 第三章在前两章的基础上,着重分析了企业导人绿色营销的可行性和绿色营销优势对家居装饰企业市场竞争力的促进作用,举例说明北京业之峰装饰(集团)公司实施绿色家装的活动,以此为鉴,具体策划成都某家居装饰公司的绿色营销活动,对家居装饰企业应用绿色营销的方式和在实施绿色营销过程中应注意的风险防范的问题进行了探讨。 本文的贡献在于选题较新,即选取我国家居装饰企业如何应用绿色营销提升企业市场竞争力为研究对象,将绿色营销理论应用于解决当前我国家居装饰企业所面临的主要营销问题,并对家居装饰企业如何开展绿色营销提出了意见。
其他文献
我国信息披露制度体系建设取得了很大成绩,这是有目共睹的。但我国的信息披露还不规范,极待完善,这也是不争的事实。关于信息披露的文章很多,但系统研究的文章较少,主要分为两
在人力资源管理各领域中,绩效管理是唯一具有总结性和承接性的工作,绩效管理是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的核心,是具有系统性的评价工程。而这种评价的过程和结果将直接对人力资源工作
期刊
成都石油公司成立于上个世纪七十年代,隶属于四川商业厅,1999年随着中国石油的重组划转入中石油。年成品油销售量二十几万吨,销售收入上亿元,是以成品油零售业务为主、批发业务为
中铁二局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建筑业上市公司,其经营系统包括三个层次:公司本部、分公司、子公司经营部,主要职责是在市场竞争中,通过各种手段(主要是通过投标)获取建设工程施工合
我认为, 一个作家, 他的内心世界还隐藏着另外一个 “我”, 他的工作就是经年累月、充满耐心地去慢慢发现那片塑造了另外一个 “我” 的天地. 说到写作, 我首先想到的不是小
期刊
作为一门与外界交流的商业语言,财务报表以会计独有的方式描述了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以及现金流量状况,是企业经营者、投资者和其他会计信息使用者了解企业经营状况、评价
本文分析了以银行贷款资金作为保证金开立银行承兑汇票或直接用银行承兑汇票套取银行信用为特征的不当票据业务,从银行和企业两方面入手逐步揭示了该业务对银行和企业的双重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