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IEEE 802.16e跨层网络架构和分组调度算法的研究

来源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u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IEEE802.16标准是继WCDMA,CDMA2000,TD-SCDMA之后3G的第四个标准,它填补了城域网无线传输技术的空白,符合未来通信技术的发展趋势。IEEE802.16的MAC层协议对QoS服务流和参数配置信令体系、基于QoS的调度服务类别以及相应的带宽请求/分配信令等进行了定义,但是把QoS参数映射、接纳控制、流量整形、分组调度算法等一系列重要的问题留待开发者来解决。  本文对现有协议结构和信令体系进行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IEEE802.16e的跨层QoS网络架构,对原有的QoS结构进行了扩展,在MS端增加了缓冲模块,流量控制模块,在BS端增加了接纳控制模块,并且考虑了物理层的自适应调制编码方式。本文设计的接纳控制算法,对不同业务计算预留带宽,优先保证漫游业务的接入,算法能根据不同业务类别和物理层带宽的变化作出自适应接纳判决,在保证各业务QoS要求的同时能有效防止网络拥塞,提高了带宽利用率,  本文分析了现有的有线,无线调度算法的特点,针对现有的WiMAX系统调度方案的不足:没有考虑当前无线信道状态,当高优先级业务量增大时,低优先级业务服务得不到保证,从而提出了改进的两级分组调度方案,第一级调度采用动态加权公平队列(DWFQ:Dynamic Weighted Fair Queuing)算法,并在NS2平台上验证。仿真结果表明:改进方案与以前调度方案(第一级调度采用DFPQ算法)相比,在业务吞吐量,带宽利用率,以及对不同业务的时延保证优于后者,算法在保证不同业务QoS的同时,体现了较好的公平性。
其他文献
分布式时间同步技术是无线传感器网络许多应用中的一项重要支撑技术,保证节点间的时间同步对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应用至关重要。由于传统分布式时间同步算法需要进行大量的数据
脑特异性血管抑制因子-1(Brain-specific angiogenesis inhibitor-1,BAI1)是一个七次跨膜G偶联蛋白受体,主要表达在中枢神经系统。其主要功能已发现有三个方面:1、BAI1胞外切
时延和时延抖动是交互式语音应用—IP网络电话设计中最重要的两个因素,它们不仅影响了通话质量而且还制约了IP网络电话的进一步发展.针对这种情况,许多研究人员都提出许多很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