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地区风沙扩散风险评价与景观格局优化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ampirewo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风沙扩散以及由此引起的生态环境灾害作为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受到世界的普遍关注。北京地区是深受风沙灾害影响最为严重的地区之一。近年来,风沙扩散的频繁发生对北京地区环境生态安全造成了严重的威胁,同时在国际上也造成不良的影响,防沙治沙、减少风沙灾害成为当前北京市环境生态建设的首要任务。目前,国内外对风沙运行机制、风沙灾害危险性评价及治理对策的研究为数较多,但上升到风险角度分析风沙扩散,并与景观生态功能空间特性相结合寻找防治风沙扩散的模式的研究较为欠缺,本文致力于这方面的探索与创新。本文选取北京市重点风沙危害区——大兴区为典型区域,以1960~2005年地面气象记录和三期TM影像(1996年、2001年和2005年)为主要数据源,基于3S技术,结合野外观测、风蚀和灾害系统理论,开展风沙扩散风险研究,客观分析和评价区域风沙扩散风险水平,在此基础上,应用景观生态学原理,从理论和方法上探讨区域景观格局优化配置问题,以期为当前风沙扩散风险水平下防沙和减灾找出切实可行的格局优化模式。本文包括如下几个部分:首先,根据研究区特点,收集并处理有关数据,在GIS中构建研究区基础数据库;其次,结合自然灾害风险理论,从致灾因子和孕灾环境两个方面,深入分析降雨、风速和风向等气象致灾因子,选取植被覆盖度、土地利用类型、土壤有机质含量、土壤类型为影响风沙扩散的下垫面因子,建立评价体系,在GIS环境中实现对研究区风沙扩散风险性评价,确立风沙扩散危险等级;第三,在下垫面风沙扩散危险性评价的基础上,结合致灾风力强度,对研究区进行风沙扩散风险评价,确定研究区风沙扩散风险等级的空间分布区域,评价结果表明:风险等级从高度、较高、中等、较低到低度,所对应的区域面积分别占研究区总面积的14.8%、22.4%、28.6、19%和13.2%;第四,利用GIS技术,根据景观功能流运行受距离、障碍等因素影响原理,构建累积耗费距离模型,并结合风险扩散风险评价,在GIS系统中实现风沙扩散的模拟。第五,从景观功能角度出发,通过分析景观生态功能空间强度,探索实现风沙危害区景观格局优化的理论与方法。风沙扩散是一个比较难于研究的生态环境问题。本文在3S技术支持下,突破传统的风沙灾害危险评价方法,将风沙扩散上升到风险高度进行分析,并且结合景观生态学理论,探讨在生态建设背景下实现防沙治沙的方法,提出区域景观格局优化总体布局,为风沙防治、灾害预防提供科学依据。
其他文献
采用Cypress公司的CY7C68013芯片设计了通用的USB接口,结合MAX7128的串/并/串转换和光纤收发系统,实现数据的高速传输。介绍了系统的软硬件结构,详细介绍了固件设计和WDM驱动程序
<正> 读了《江苏教育》2003年11A中谈利娟老师的《谁能帮我解除尴尬》一文,我陷入了久久的沉思…… 谈老师在文章中诉说了她在新课程改革道路上遇到的尴尬:为课堂纪律的“滑
本文阐述了高效液相色谱法的特点、常见高效色谱法的工作原理及其在食品抗氧化剂测定中的应用,为高效液相色谱法在食品分析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通过静电纺聚丙烯腈纳米纤维,研究了静电纺丝过程中的非稳定性。结果表明:静电纺丝电压和接受距离足影响静电纺丝过程中的非稳定性因素,电压和接受距离增大,纳米纤维摆动加大,电压
青少年阶段常被心理学家们认为是"危机期"、"过渡期",存在着一系列的特殊性,在他们的生活中存在着越来越多的应激状态,包括家庭和人际关系冲突、父母离婚、亲密的家庭成员或
选择花粉作儿童营养保健食品的基料可完全满足生长期的儿童对各种营养的额外需求我们选用发酵法破蜂花粉壁后再提取其有效成份后与大豆蛋白等高蛋白物质制成冲剂有利于儿童的
“真没有想到,在采油一线能为我们员工建这么好的关爱中心,我们全家在这儿都很受益。”为提高员工身心健康水平,营造人企和谐共赢的良好氛围,远离总部基地和城市的中国石化中
利用生物还原法制备纳米银溶胶,借助于UV-Vis表征技术对其热稳定性和化学稳定性进行考察。结果表明:生物法制备的纳米银溶胶在100℃下加热6h,UV-Vis谱图未发生明显变化;H+和
<正>教育家叶澜曾经说过:"课堂是一种生活,让学生快乐地、努力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不断让学生思考,不断接受新的挑战,从而积极主动地展示学生生命的活力."因此课堂上教师要
当第三代移动通信(3G)技术在全球范围内曲折前进的时候,终端制造商和网络运营商已经开始着手研究第四代移动通信系统(4G)的关键技术。在目前已经提出的几种主流4G解决方案中,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