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型糖尿病小鼠体内树突状细胞亚群变化的初步研究

来源 :贵阳医学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w3216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1型糖尿病(Type1diabetes mellitus,T1DM)小鼠体内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DC)及其亚群的变化规律,以期明确DC亚群在T1DM发病中的作用,丰富了以DC亚群为基础的免疫治疗的理论体系,为T1DM免疫细胞的临床应用提供理论基础。方法应用链脲佐菌素(Streptozotocin,STZ)构建T1DM小鼠模型,在给予C57BL/6小鼠尾静脉注射STZ后第10天、30天和60天时,分别取T1DM小鼠的脾脏(Spleen,SP)、皮肤引流淋巴结(Skin-draininglymph nodes,SLN)、肠系膜引流淋巴结(Mesenteric lymph node,MLN)和肠道固有层(Lamina propria,LP)组织,胶原酶消化制备单细胞悬液,进行荧光抗体染色,采用流式细胞术技术动态检测DC亚群变化情况,分析DC及其亚群占SP、SLN和LP总细胞的比例的变化,观察CD4+T细胞中FoxP3+调节性T细胞(Regulatory T cells,Treg)的表达水平。采用PEMS3.1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组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两两比较采用q检验,以*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各实验组每次实验使用5只C57BL/6小鼠,同样的实验重复3次。结果在STZ处理后第10天T1DM小鼠体内SP和SLN的各DC亚群比例与正常对照组小鼠相比较没有明显变化。随着发病时间的增加,在STZ处理后第30天和第60天时T1DM小鼠的SP体积明显减小,SP中淋巴系树突状细胞(Lymphoid dendriticcell,LyDC)、髓系树突状细胞(Myeloid dendritic cell,MyDC)和浆细胞样树突状细胞(Plasmacytoid dendritic Cell,pDC)的比例与正常对照组小鼠相比较明显降低。在STZ处理第30天T1DM小鼠体内SLN的定居性树突状细胞(Resident DC)、迁移性树突状细胞(Migratory DC)和pDC的比例与正常对照组小鼠相比较明显降低。在STZ处理后第10天T1DM小鼠体内LP的DC亚群比例与正常对照组小鼠相比较明显减少;虽然LP总的DC亚群比例明显降低,但是其CD103+CD11b-DC、CD103+CD11b+DC和CD103-CD11b+DC亚群的比例并没有明显变化。随着发病时间的增加,在STZ处理后第30天和第60天T1DM小鼠小肠明显变长变粗,并存在着炎性浸润,DC比例明显降低。在STZ处理后第10天T1DM小鼠体内SP、LP、SLN和MLN的CD4+T细胞中FoxP3+Treg的表达与正常对照组小鼠相比较没有明显区别。随着发病时间的增加,在STZ处理后第30天和第60天T1DM小鼠体内SLN、MLN的CD4+T细胞中FoxP3+Treg的表达比正常对照组明显增加,而SP和LP的CD4+T细胞中FoxP3+Treg的表达与正常对照组并没有明显区别。结论STZ诱导的小鼠T1DM体内SP中LyDC、MyDC和pDC的比例降低,SLN中Resident DC、Migratory DC和pDC比例降低,LP中DC亚群的比例降低,SLN和MLN中的CD4+T细胞中FoxP3+Treg的表达明显增加。
其他文献
自2000年以来,中国集成电路设计业发展迅速,与前两年的"芯"光闪烁相比,2004年的中国集成电路设计业可谓是相对平静了许多,已经逐渐开始变得踏实和成熟起来.尤其是随着国内集
以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为标志的现代信息技术不断涌现,对社会生活中的各个领域产生了深刻影响。教师教育信息化对我国各大高校教师信息素养的提升也提出了具体要求。因此,本文从
目前,中西医结合是一支与中医、西医并列的医疗卫生力量。皮肤病学是临床上一门重要的学科。中西医结合皮肤病学自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来,学术发展和学科建设不断取得可喜的进
3G手机来势汹汹,业界无不全力以赴把一些新功能结合到手机上,例如音乐播放机(MP3)、数码相机、全球定位系统(GPS)、电视系统、广播系统、视频电话等,功能越多,对电源需求的质
在不久前结束的第四届IA产业高峰论坛(Information Appliances Forum Asia,IAFA)可说是冠盖云集,重量级来宾包括德州仪器(TI)亚太区总裁程天纵、东芝(Toshiba)株式会社执行役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我们身边就有很多种类的天然美容品,本文对蜜蜂赐予我们的蜂产品的美容功效拾零汇集,以飨爱美之人与养蜂工作者。蜜蜂给予我们的蜂产品包括由蜜蜂采集自然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