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整个世界范围来看,随着各国经济水平的不断上升,资本市场的不断繁荣,金融衍生品市场尤其是股指期货市场在整个投资领域中的地位是越来越重要,由于它在资产配置,风险管理以及套期保值方面的出色的功能,使得越来越多的投资者及机构对其青睐有加,各经济发达体也先后推出了各自国家的股指期货品种,比如美国的S&P 500指数期货和道琼斯股指期货,英国的金融时报100股指期货,韩国的KOSPI200股指期货,日本的日经225股指期货以及香港的恒生指数期货。在经历了将近5年的准备之后,中国的沪深300股指期货终于揭开了面纱,并将于2010年4月中旬可能会推出,而如果推出,中国将成为第36个拥有自己股指期货产品的国家。本文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简要的介绍了沪深300股指期货的一些基本情况,并针对其最重要的功能,套期保值进行了详细了理论分析及实证检验。文章针对在套期保值过程中最优套保比率如何确定这一问题,系统回顾了最优套保比率的发展历程,并一一介绍了目前有影响力的估计模型,包括OLS模型,B-VAR模型,ECM模型以及ECM-GARCH模型。然后本文依据中金所的沪深300股指期货仿真交易数据,分别用这4个模型对投资组合进行了套期保值,并对四个模型的套期保值效果进行了简要的比较,发现动态ECM-GARCH模型套期保值的效果最好,ECM模型次之,而其他两个模型由于忽略了数据的协整关系,使得估计的最优保值率偏小,效果没有前两个模型好。然后本文又使用ECM模型分别验证了β系数,撬动系数以及不同月份的期货合约对套期保值效果的影响,结果显示β系数越小,套期保值的效果越好,而撬动系数对于套期保值的效果影响并不显著,期货合约品种距离现货时间越近的对现货的套期保值效果越好,尤其值得注意的是下季连续合约套期保值效果要好于次月和当季的套期保值效果,这主要是由于中国股市的半年循环期使得下季合约价格和现货价格拟合的比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