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赋辞义关系研究

来源 :湘潭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qe6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汉赋是赋体文学最具代表性的一种文学样式。论文从辞义关系的角度来展开对于汉赋的研究,以揭示辞义关系对汉赋的作用和影响,进而分析赋体文学的本质特征与盛衰原因。全文分为绪论和正文两部分。绪论介绍了课题缘由与研究现状。第一章主要分析了在赋体文学还未正式形成之前,“赋”的形式与内容的早期形态以及相互关系,这对理解汉赋的辞义关系起到了先导和奠基作用。文章认为早期赋辞的铺陈描绘特性,使得赋义具有强大的包容性,而赋辞的口诵形式则决定了早期赋义相较于歌诗来说更重实用,故文人士子才得以借鉴和运用此种形式。赋义之隐要求其语言带有更多的灵活性,故需要散文式的语言来加以论述。而赋义的讽咏功能则是将赋辞的亦诗亦文性发挥到了最大功效。第二章主要分析了在汉赋创作实践中辞义的相互关系及其作用。一方面,义的特殊要求,促使了赋辞之丽,无论其义是体国经野之大者,还是咏物抒情之小者,都以丽为基本要求。另一方面,汉赋的丽辞亦对赋义的丰满广博起到了促进作用,无论是赋辞的夸张铺陈促进赋义的由实转虚,还是赋辞的修饰寄托对义理正与非正的调和,实际上都使得赋义有了多样性表达的可能。总体而言,无论汉赋的辞义在具体的创作中呈现为何种形态,皆可归结于义丰辞丽这一基本特征。第三章则是从理论批评的角度来看待汉人对于汉赋辞义的认识。汉人论赋可分两类:一是认为汉赋辞义处于一种相对平衡的状态,正如我们在第二章所论述的那样,辞义是相得益彰的;二是认为辞义相称的理想是难以实现的,丽辞与义理的矛盾难以解决,这直接影响了后世对赋体的认识,导致现在的赋论中对赋辞、赋义的研究仍然多有分歧。第四章主要揭示了汉赋辞义关系的影响。人们对辞义的解读不同,对辞义关系的理解各异,辞赋的创作与接受则存在差异,而这些创作与接受的差异加速了汉赋尤其是大赋的转型。
其他文献
随着政治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思想也在发生转变,在刑罚领域,人道主义的呼声日渐高涨。人类刑罚制度也经历了报复刑、威慑刑,再过渡到教育刑的时期,这也体现出刑罚制度的人
在中央立法与地方立法之间存在一个以创制性为主导的沟通渠道,地方立法机构可以通过积极发挥创制性这一理念,完善国家法律体系和地方法治治理体系。地方立法创制性的高低实际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大数据时代的到来,生物医学文献数量呈爆炸式增长,如何从大量无结构的生物医学文献文本中抽取结构化信息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实体关系抽取是结构
注释是帮助开发人员理解代码的重要途径之一,注释相对于源码更直接、更具描述性并且更容易被开发人员理解。但是因为编写正确且高质量的注释成本太高,并且随着项目的不断迭代,代码难免会出现更改的情况,因此源码的注释往往存在缺失或者不一致的情况,这可能会导致开发人员在后续开发过程中引入新的Bug。因为开发人员在对代码进行命名时会考虑其代表的含义,因此现有研究工作主要结合程序分析和自然语言处理技术,通过分析代码
20世纪30年代以来,日本发动侵华战争,中国大片国土沦丧,中华民族危机不断加深。在“救亡图存”的时代主题影响下,西北地区逐渐受到国人的重视,“开发西北”成为新浪潮。安汉就是在这种浪潮中开启了他的西北考察之路。从民国二十年(1931)夏至民国二十七年(1938)秋,他多次深入西北大陆,足迹遍及陕、甘、宁、青等省,实地考察了西北地区的农、林、牧、副等业,搜集了大量详实的统计数据。在此基础上安汉认识到开
三维场景重建问题旨在通过设备或者学习的方式从二维图像中恢复三维场景结构。该问题目前也是计算机视觉的一个热点研究问题;同时,三维重建技术在环境感知、机器人导航、场景
长期以来,对于汉高帝刘邦即位之初迟迟未大封功臣为列侯,以致于诸将相聚私语,几致谋反的意外情况,我们大多或认为如同留侯张良所说的一样,这是刘邦气量狭小,借机诛杀与之有嫌
最近几年,我国频繁出现大范围大雾天气,已经严重影响人们日常生活与工作。雾天会导致目标图像中的对比度降低,饱和度下降以及颜色退化,从而造成图像识别系统识别效果下降,如
【研究背景】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primary open-angle glaucoma,POAG)是临床常见的青光眼类型之一。房角小梁网细胞(trabecular meshwork cells,TMCs)功能及组织结构变化所导致的
单晶硅片、K9光学玻璃等电子信息材料被广泛的应用于电子工业、智能装备的控制系统等领域中,这些材料的表面质量在很大的程度上影响了半导体等核心部件的稳定性、使用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