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国以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政策研究

来源 :杭州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lch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建国六十多年来,我国的高等教育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高校课程改革取得了较大的进展,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研究成果也较多,但是从课程政策的视角对建国以来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进行的研究却不多。从政策视角来研究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政策问题,不仅意味着研究者要变换理论视角,还意味着研究者要从不同的层次提出不同性质的问题。   本文从政策学的视角出发,在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政策基本概念界定的基础上,通过对特定的载体即建国以来既有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政策的内容作全面的历史分析,再结合我国当前的现状提出优化路径,以此构建出建国以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政策研究的内在逻辑体系。首先,对建国以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政策的出台背景和目的进行简要的阐述,其中重点对这些政策在课程设置、课程教材和课程管理方面的规定做了一定程度的文本分析;然后从课程政策制定的相关者即主体分析、政策内容及问题的实施影响因素和评价模型三个角度做了过程分析;最后基于这些认识,思考得出我国高校思想政治课课程政策具有集权化程度高和强烈社会性的特征,由此建议应该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政策的利益相关者进行理性化定位和优化、课程政策的内容要遵循价值选择优化,并借鉴国际方面的优秀经验来更好地执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程政策,以利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政策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统一。  
其他文献
自我主张是当对方对自己提出要求时,个体向他人明确传达自己的欲求,并采用适合自己意愿的手段来解决问题的一种行为方式。近年来,儿童自我主张的研究已经成为发展心理学关注
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教师实践性知识逐渐得到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教师实践性知识是能运用于教育教学实际、解决突发教学事件和正常运行教育教学活动的相关知识,它既源于教师
博物馆作为公众教育机构,以其丰富的藏品、形式多样的展览吸引着众多渴求知识的参观者,是人们进行自由学习、非正式学习的良好场所。学校作为正式教育机构,为学生进行知识、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