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我国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以培养创新型人才目标的大背景下,研究讨论班及其普遍推广,具有重要的意义。讨论班在大学教育教学中,特别是在研究生教育教学方面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普遍推广讨论班,已成为目前我国大学急需解决的问题。本文基于文化的视角,研究讨论班植根的文化条件,分析中国大学文化和讨论班植根的文化条件之间的冲突,并着力探讨如何对大学文化进行改造,从而促进讨论班的普遍推广。 首先对讨论班和文化进行了概念界定。讨论班是高等学校本科高年级学生和研究生教学所采取的组织形式,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就一门课程或某个研究领域的内容,在钻研有关文献、著作和资料的基础上、有计划地进行一系列报告和相应的讨论。报告常由学生分工轮流主讲。文化是具有多层次结构的统一整体。一方面,文化是社会政治、经济的独特反映,它本身是社会组成的一部分;另一方面,文化又是相对独立的综合体,主要指的是与人类精神活动及其产品有关的方面。 其次研究讨论班植根的文化条件,这是论文的核心部分。讨论班植根的文化条件既需要研究讨论班产生的文化条件,又需要研究讨论班发展的文化条件。通过两方面的研究,得出讨论班植根的文化条件:多元认知观、认知发展观、多元真理观、表达辩论的心理习惯、独立自由的大学精神、平等的师生观。 再次,在研究讨论班植根的文化条件的基础上,分析中国的大学文化与讨论班植根的文化条件之间的冲突:一元认知观与多元认知观之间的冲突、一元真理观与多元真理观之间的冲突、认知静止观与认知发展观之间的冲突、谦和缄默与表达辩论的心理习惯之间的冲突、行政化观念与独立自由大学精神之间的冲突、师道尊严与平等的师生观之间的冲突。这些冲突的存在阻碍了讨论班在中国的普遍推广。 最后,从文化的视角出发,提出了埘文化进行改造,用以普遍推广讨论班的有效途径:确立多元认知观、尊重认知发展观、培养多元真理观、转变谦和缄默的心理习惯、构建独立自由的大学精神、建立平等的师生观。